法国人战果显著,德国人的战绩也是不差。部署在利奥特港飞机场内的2个1116鱼雷轰炸机中队也参加了对英美特混舰队的进攻。仅在登陆行动的第一天,他们就击沉了英军的轻巡洋舰谢菲尔德号和驱逐舰小猎兔犬号第二天则重创了美军的战列舰德克萨斯号运气稍好,飞行员们突破了美军舰载机组成的防御圈,用鱼雷两次击中德克萨斯号的舰尾,迫使其退出了战场。
当然,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盟军高层并没有将登陆行动的真实损失公之于众,而是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宣布,热爱和平的法国人并没有进行什么抵抗,双方几乎是在“友好”的氛围下对阵地做了交接。
赵诚对这种令人作呕的小花招并不感冒,即使所有人都认为适当的宣传有利于鼓舞官士气。他感兴趣的是,欧洲战局走势将会出现什么偏差。
就在盟军宣布登陆成功之后,德军机械化部队便占了领法国南部。于此同时,隆美尔的力量也得到了加强,战斗机中队、轰炸机中队,非洲军急需的坦克、兵员和物资补给,在意大利海军的掩护下,成船的运往利比亚。为了保卫拉努夫角的油田,希特勒下了血本。
根据罗马方面传给于璐的数据显示,经过德国人近乎疯狂的扩建,利比亚几个油田最高日产量一度达到11203吨,几与伊拉克的石油产能相同。
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要知道自油田投产后,盟军的空中力量一直把油田区当做了攻击重点。即使是在88毫米高射炮和b109战斗机的双重保护下,盟军的轰炸频率依旧保持在每周2次左右。为提高打击效率,盟军空中力量和潜艇部队还把目光放在了轴心国的石油运输船队上,以减少输入德国和意大利本土的原油数量。饶是如此,陆续运回德国国内的石油依旧高达320余万吨,占到了1941年德国全部石油消费量的三分之一还多。籍此,柏林方面成功的将汽油储备量提高到了1303万吨,足以满足全德国50天的消耗。
德国的油料供应一向都很紧张,正是因为如此,希特勒的机械化大军才被捆住了手脚,现在让他们多出了几十万吨的汽油储备,天知道会生出什么乱子来。
要平衡,必须将德国人和盟军重新拉到同一道起跑线上来。赵诚琢磨了半天,决定把家里刚折腾出来的新式“巴祖卡”火箭筒扔给美国人。家里的工程师很尽职,为防止日军研制出防御能力更强的新坦克,他们把火箭筒的口径从59毫米增大到了90毫米,破甲威力也增加至50毫米,最重要的改进在于有效射程,早期的火箭筒射手们必须逼近目标至100米内开火才能确保射击的准确性,现在只要射击距离不超过250米,都能保证有效的摧毁目标。
话说,家里为研制这宝贝可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光是那辆专门用于验证穿甲效果的九七式坦克,就差点让后勤上心疼的吐血。赵诚决定在美国人身上找补点回来,比如研发费用,比如专利费用,再比如日后用于产品升级保养的款子。最重要的,还是得弄一条正规的火箭弹生产线回来,家里生产出的火箭弹哑火率太高,一上战场能急死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