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神秘消失的老人
听白胡子老爷爷讲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之后,我感叹地连声说:“老爷爷,你的知识真渊博,你一共给我讲了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我都记住了。你说人的记忆力是不是有些奇怪,有些东西你反反复复的看了多少遍也记不住,可是,有些故事听过一遍,就可以记得的扎扎实实,以前我不相信小说中描写的某某人看书过目不忘,如果从听故事的角度讲,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超强的记忆力,只是你怎么想办法把自己的记忆个力调动起来,既然动人的故事听一遍就可以记住,为什么自己想学想看的东西就记不住呢?
老爷爷说:“依我看,人的记忆力都是差不多的,有些事儿能不能记住主要看你是不是用心了!为什么有的故事听人家讲一遍你就能记得扎扎实实?这主要是你听的用心,什么叫用心呢?就是你在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心里面没有任何杂念,没有任何别的想法,听完上句,还想听下句,再加上故事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有很强的连贯性和吸引性。整个故事讲完了,仔细听故事的人就会把它扎扎实实地记在脑子里,就像人们看电影一样,虽然画面一闪而过,离开电影院之后却能讲出电影故事的各个情节,这也可以称为过目不忘,这种过目不忘不只是发生在记忆力特别好或特别聪明的人身人,任何一个看电影的人,包括老人和孩子都会有这种过目不忘的本能。如果我们在学习某些知识的时候,也能把这种天生的本能调动起来,哪里有记不住学不会的道理!”
“爷爷,那么怎么才能在学习其它知识的时候象听故事和看电影那样用心和专心呢?”
“这就要靠自个儿悟了,你听故事和看电影的时候是怎么用心的只有你自己知道,仔细琢磨你在听故事和看电影的时候是怎么把心静下来的,是怎么产生专注力和注意力的?那么你在看书学习的时候同样用这种专注力和注意力,肯定就能看进去学进去了,学过看过的东西也就容易记扎实了。现在有很多人都发表文章论说提高记忆力有什么好方法,那些方法看起来说的头头是道,实际上并不实用,每一个人的用心不一样,调动专注力的方法也不一样,只有自己悟出来的方法才最有效最实用。有的人一说到记忆力就把一些神童和世界上绝顶聪明的人拉出来做文章,从人家身上总结挖掘聪明的才智和方法,看上去说的头头是道,好像很在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说法一点用都没有,就连神童和绝顶聪明的人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超强的记忆力,别人仅凭自己的主观意想和猜测岂能把别人身上的意识细胞移植到你身上,所以我是不相信论文和论说的。自己身上本能的东西还要靠自己去挖掘、去感悟。别人所发表的议论和论述对你或许没有什么意义!”
爷爷的说法虽然没有深篇大论,却把如何调动记忆力的方法说的很透彻,简言之,你听故事看电影时有什么样的心态,看书学习时就用什么样的心态!如果想学到和记住更多的东西,就自己去开悟吧!
我认为,人们脑袋里不是没有东西,而是装了太多太杂的东西,由于没有系统归类,不知道你所学的东西隐藏在脑子的哪个细泡里或哪个夹层里,现用的时候调动不出来。就像你的衣服兜里装了很多杂乱的东西一样,如果你把它分门别类的整理好,需要的时候,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把某种东西挑选出来,如果你没有归类,只能把兜里所有的东西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才能一点点挑选出来。我认为,学会这种在脑子里归类的方法说难也不难,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做学习笔记的方法把脑子里已有的东西归好类。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悟,当有人提起一个话头或者话题时,你脑子里会随着这个话题的延续会想起很多与此有关联的事情,甚至会不加思索地滔滔不绝地把自己经历过和学习过的很多知识穿插起来讲述很多道理;如果没有这个话题的引导,让你单讲你所阐述的某一个故事或某种见解,你的脑子里就可能是一片空白,根本回忆不出来在你夸夸其谈时所表达出来的某个细节和某种独特的见解。在日常生活中,你如果经常在日记中把你所学过的东西归归类,时间久了,你脑子里的杂乱无章的东西自然会在脑子里有序排列,无论是先学的和后学的知识都能较好的融会贯通,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会提高。人所谓的聪明也正是基于平时知识的积累才启发了智慧。
和白胡子老人聊着聊着,脑子里就迸发出了以上的话题,虽然以上的讨论与本文有点离题,却有助于人们启智,所以就顺手写了下来,这就是网络小说的宽泛性和随意性。不象写传统小说,作者为了迎合责任编辑审理书稿,写稿的时候必须格外注意语言的把握。而网络小说让作者摆脱了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和格式化的制约。形成了比较宽泛的创作思路和写作手法,为小说大意境发挥发展带来了便利。
闲言少叙,还是说我第二次与白胡子老人见面的主题。
听老人讲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之后,我又央求老人家再给我讲一个故事。
白胡子老人当然没有拒绝我的请求,接下来他又向我讲了一个我从来没有听过的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