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瓣终于等着了赵伯庸的邀请,前往万泉山的灵犀镇踏青。
正如赵伯庸所说的那样,天果然有些奇怪的温暖了起来,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花儿草儿都活了过来,连砖头缝隙里,都有野花冒出头来。
与一瓣一起同游的,不是莫风也不是潇潇,却是清音小筑的歌伎灵儿。
蔡府正在为蔡博的病忧心忡忡,赵伯庸对一瓣居然在这个时候携歌伎出游,很是不满。
一瓣自然明白赵伯庸心里的不屑,笑道:“既然做戏,就要做的像,先生说对不对?”
尽管赵伯庸心里不愉快,却没有反驳一瓣的话。南岭王就在京都,甚至连他都不能与一瓣一起上山,只能约定在灵犀镇集合。
与一瓣一起上山的,是怡查小王子和华国夫人铮雨娟。理由,自然是因为先前怡查曾经帮了一瓣的忙。
虽然灵犀镇明面上是怡查的地方,可实际上,据一瓣留在大高村的探子回报,怡查小王子夫妇,从来没有到过灵犀镇。
只是怡查夫妇不回灵犀镇是因为不想回,还是因为回不去,一瓣就不得而知了。
灵儿与铮雨娟坐车,后面跟着铮雨娟带的两个小丫头坐另一辆车,一瓣和怡查骑马,一行人浩浩荡荡往万泉山走去。
那万泉山,就在京都北边不远处,北华山b已经过去了很久,久到除了与此事有关的人,其他人已经不记得这里曾经是北华山。
不怪人们健忘,北华山作为莫家法器坊存在时,是不允许外人上山的,由于莫家的阵法保护,北华山常年笼罩在一片浓雾里。
如今的万泉山,是一座东西长而缓,南北短而陡峭的高山。要想上山,只能从东边和西边,可是东边是大片的良田,不适合大队的车马通过,所以往灵犀镇去的大队车马,俱走西边山路。
南边山路则崎岖南行的很,除了一些采药人和猎户,没有人会从南边上山。北边正对着京都城一侧,几乎全部都是陡峭的悬崖峭壁。就像是这京都城北边的天然屏障,是以京都城向来没有北城门一说。
出了城门,才知道那看起来近在咫尺的万泉山有多远。好在从西边上山,山路平缓如履平地,且万泉山的名字名不虚传,三步一泉,五步一瀑,虽是晚秋时分,沿途却青松苍翠,再听得泉水叮咚,疑似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
铮雨娟与灵儿早已戴上面纱,换上男装,坐上滑杆,一路看风景而行。怡查跟在铮雨娟的滑杆前,殷勤的一会儿帮妻子摘花,一会儿帮妻子取水,忙得不亦乐乎。
眼看着夕阳照射重峦,霞光倾斜万山。前方道路开始略略透出朦胧。一瓣对怡查说道:
“前边有个刘家庄,是一个流民村落。里面有专门为上山游玩的客人预备的客栈,我以前住过其中一家,店主手艺不错,老板娘做事情还是挺干净的。咱们紧走几步,到那边投宿如何?”
一瓣知道怡查是做不了主的,对铮雨娟一躬身,笑问道:“夫人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