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去过盛京?这倒跟我们从没来过江南一样。”程英嘤插话,目光在女子白瓷般的脸蛋一溜,笑,“看来淮扬的女子,长得是玲珑模样,骨子里的劲儿,刚着哩。”
“这位姐姐生得好看,不像是关中女子,倒像我们了江南!姐姐第一次来我们这儿?那你就选对了!我给你说,城南的桂花开得好,城北的银杏金连天,一碗藕粉下肚美滋滋……”
女子咻的凑到程英嘤面前,叽叽喳喳,说东道西,前时还硬脖子犟腰杆,如今就差挽胳膊,称一句姐俩好了。
果然是半大孩子的心性。
苏仟瞧着这一幕,叹了口气,放下了最后一丝计较的念头,赏了原本的女先生银子,然后让掌柜的请了杨姓姑娘出去,雅阁里才消停下来。
“这姑娘是个直性子。看样子也及笄了,真不该配红妆,而应着那骑装潇洒的。”
程英嘤看那少女背影,老远见得她离去乘的是马,而不是轿子。
赵熙衍的目光却微有异样:“杨功……东周的旧人,苏家姐姐没印象么?听闻哀帝曾请他出任国子监祭酒,没请来,才有了洛夫子。”
程英嘤一愣:“怎说我了?我是东周皇后,是后宫,除了常跟在陛下身边的陈粟之流记得点脸,其他的男人我连见一面都难,何况臣子?”
“听闻杨功要出仕了。前不久接了宫里的拜官圣旨,官居阁老,想来过阵子就要启程进京了。”赵熙衍沉吟,“杨阁老……呵,待回了盛京,苏家姐姐应会碰面的。”
程英嘤耸耸肩:“我们来了江南,他就要京,还能没错过见一面他孙女。就不知是善缘还是孽缘了。”
旁边的苏仟终于想起什么,一拍脑门,惊呼:“杨功?是他呀!白鹭书院的山长,儒林之首,学问典范啊!看来以后真该少耍些刀子,多关心下学问的事儿,差点就成了不长眼的莽汉了!”
“巨擘,执旗,被天下儒生尊奉为王的人物。”沈银也想起了什么,倒吸了口凉气。
民间学问之首,在于星罗棋盘的全国大小书院,而全国书院之首,便在于江南白鹭书院,为的不是其他,就在于一个杨功坐镇。
这杨功也是真有学问,从东周萧家开始,就被尊为儒林之首。但这杨功性子不讨喜,说好了叫严谨,说不好叫古板,每天早晚都要拜两遍孔孟的。
是以哪怕顺帝哀帝两任帝王亲自请他出仕,杨功也谢绝当官,半生都在白鹭书院,掌管着这民间第一学塾,世称“杨山长”。
只是不知为何,东周覆灭,西周当兴,杨功竟接了赵家的旨,同意戴那乌纱帽,还在江南掀起过一阵热闹闹的猜测。
注释
1.山长:山长是历代对书院掌教者的称谓,类似于现在的校长。五代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时,授业者称之为山长.宋代将始建於南唐升元年间的庐山白鹿洞的白鹿国学,改成白鹿洞书院,作为藏书讲学之所.元代于各路、州、府都设书院,设山长。明清沿袭元制,乾隆时曾一度改称院长,清末仍叫山长。废除科举之后,书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废止。(来源:搜狗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