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的制作工艺很简单。尤其是作坊式的手工制作。
只需要准备好,油脂、碱和盐等原材料,然后再经过皂化和盐析等步骤就可以了。
是很简单。
即使这样,也折腾了朱弘極好几天的时间。
是因为碱的问题。这个时代的碱称作碱面,是一种天然碱,他的化学名称叫做碳酸碱,融水结晶后就成了小苏打,就是发面的那种。
而这种碱是弱碱,理论上也可以和油脂进行皂化反应。但是反应效果是非常的不好。
这个最好还是用烧碱,反应速度不但快,而且效果也很好。
不过烧碱不能像碱面那样,容易从自然界获得,它属于化工产品。
一开始朱弘極就想当然了,也没注意这点,直接就用碱面来实验,试了好几次都无法获得理想的结果。
这才意识到碱面和纯碱的区别,及时的改正了过来,将肥皂给鼓动了出来。
他的运气很好,本地就有一个生产纯碱的作坊,不用自己再费时费力的去开发纯碱。
肥皂是弄出来了!不过这是新生事物,肯定会卖不上价格的。
连二十一世纪出现的新生事物,也要经过商业推广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别说这个大部分人都没有跨越过县界的农耕时代了!
另外这个时代,普通人对于卫生要求也没那么高,更不没有什么细菌概念,而且生活中接触到的油污又少,根本不需要肥皂来清洗身体、衣物和碗筷。
再加上以普通人节省的性子,才不愿意花钱买清洁用品,最多在洗东西时抓一把草木灰来用。
而有钱人的市场能有多大?
本来朱弘極对能卖多少钱,就没报多大的希望。他原先想的是,将肥皂开发出来,然后就将方子和生产工艺卖给他奶奶,老王妃朱白氏。
想着到时候,只要嘴巴甜一些,将老太太哄高兴了,至少也能换个两三千两银子。
这样就能先招个千儿八百人,先把军队架子搭起了再说。
不过现在有烧碱,朱弘極就不在这样做,他有新的打算了!
他打算将精盐给弄出来。
精盐和肥皂一样,都是大宗商品,区别是肥皂的价值一时还无人知晓,而盐,尤其是精盐的价值则是为大众所接受的,应该是能卖一笔大钱的。
这个时代,因为工艺和技术的落后,市场上的盐,大多数都是没有经过提纯的粗盐。
不说里面的杂质和掺沙子的事了,就光盐也有股子苦涩味。
这是因为海水中富含各种金属和酸根离子,像镁离子,钙离子和硫算根离子等等。这些可溶性杂质,在粗盐结晶时,也有很多跟着氯化钠一起结晶了出来。
这些杂质用活性炭是无法去除的。而用纯碱和烧碱就可以,至少能去除钙镁等金属离子。要是有氯化钡就更好,这样酸根离子也可以去除。
另外利用豆浆也可以将粗盐提纯,不过这在现在肯定是不现实的。
提纯精盐的方法朱弘極能记得,只是加入烧碱和碱面的具体配比不清楚,必须要经过实验。
第十三次实验的液体蒸发的差不多,锅里蒸发结晶出来的盐,呈现出洁白色,和原先的粗盐相比,已经大不一样。
朱弘極就对身边的一个瘦子说道:“小猴子,你来尝尝味道。”
他的舌头已经麻了,这是多次品尝的原因。
小猴子本名徐远举,和朱弘極统领,相比起来只小了几个月,因为人怎么吃都不会胖,才得了这么一个绰号。
不过这个绰号也就几个玩的来的同龄人,和一些长辈可以这么叫。其他人,则会用徐爷,四爷,四哥儿,四郎等称谓称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