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朱以沥将盐放下,拿起记录了工艺流程的本子,一页一页的认真翻看起来。
直到到看完后,才放回桌上,有些感慨的说道:“想不到烧碱不但造纸时能用的上,还能拿来将粗盐提纯成这么好的盐!
为父现在都有些羡慕朱寿钠了,竟然弄了这么一样好东西……
就是出产的太少了,按照这上面写的比例,每年至少要几万斤呢!”
老爹的话,朱弘極只是认真的听着,没有多说什么。
他说的朱寿钠,就是生产烧碱作坊的作坊主,烧碱就是他发明出来的。
听这语气,朱弘極明白,老爹是看上了烧碱作坊,要参一份子了。
也是,以前不但产量少,用的还少,只有造纸时用一点。可以选择无视。
而现在就不同了!
粗盐变成精盐要用到很多烧碱,能保证原料的供应,就不能再无视,必须要参与进去了。
对此,朱弘極是不会关心的。不重要,不值钱的产业,一旦变得重要、值钱了,就必然会遇到这种情况。
不说宗室中是这样,就是在后世,连商业环境最完善成熟的欧美国家,也是这样。
要不然,你认为上市融资是怎么一回事?
烧碱的事,朱弘極就没兴趣管。只要以后他的肥皂作坊投产后,有的用就行了。
现在他最为关心的,就是老爹到底能出多少钱买这方子。
不过以他的眼光,和一贯做事时稳妥大气的性格,想来应该是能出一笔大价钱的,少说两三万两白银是没问题的。
就在朱弘極心有幻想时,朱以沥业已回过神来,见儿子一直都没吭声。就开口道:“为父知道你的心思。放弃盐的生意,留下猪胰子……肥皂生意。
你有这样的想法,真的很好,已经像个生意人了。
很好!很好!很好!”
朱以沥在一连说了三个很好后,就停了下来,盯向朱弘極。
朱弘極没有开口,看这情形,老爹的话还没说完。
果然,在盯了朱弘極一会儿后,朱以沥就继续开口道:“不过你胆子还是太小了点,不就是盐嘛!这生意,平头百姓是不敢也不能做,但朝廷的官员和我们宗室来做,就没问题。
你是我胶东郡王的儿子,镇国将军的爵位也不算低,用不着那么小心。独占是不可能的,这也不符合规矩。
这样吧!
这方子是你琢磨出来的,那么纯粗盐的作坊,就给你留两成份子。”
啥!
难道自己表达的有误?
明明是来卖技术的,怎么变成找融资,拉投资了!
朱弘極赶忙说道:“爹,这份子孩儿就不要了,你还是给我折现吧!”
记忆中,就是用“爹”和“父亲”来称呼老爹的。前面的用于轻松场合,后者用于书面、严肃和正式的场合。至于“父王”这样的称呼,朱弘極表示,根本就没有这个印象。
听完儿子说的,朱以沥笑道:“你这傻孩子,要份子,以后你就不愁没有银子花。现在要银子,花完就没了。”
随后,就又补充道:“这样吧!爹给你一千两,算是你弄出精盐的犒劳。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