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培打电话给李爱华,问起她的近况。对这个唯一的姐姐李绍培还是很关心的,每个月都会打电话过来问候一声。
李爱华心情很好,儿子的终生大事终于确定下来了,她也了了一件心事。
虽然两个当事人都表示要多处一段时间再结婚,估计等结婚也是两三年以后的事了,不过大事确定下来了总归是好事。
李绍培也由衷得为姐姐感到高兴,跟以往再怎么掩饰也遮不住的消沉的状态比起来,现在的姐姐精气神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李爱华絮絮叨叨地说了最近发生的事情,未了,对李绍培道:“阿培,这几年多谢你们俩了。欠你和阿珉的钱我年底回家就可以还给你们了。”
李绍培摇摇头,心道,亲姐弟还说这客气话做什么。于是就对李爱华说:“不用着急,玉书现在厂子刚开没多久,用钱的地方多的是,给他留着周转用吧,我们也不差这五千一万的,等厂子稳定下来了,有多余的再还我们就行了。”
李爱华说:“嘿,以前没钱没办法,现在有钱不赶紧还了心里总悬着,不踏实。玉书现在厂里生意很好,估计到年底欠的钱都还清了还有余钱来造房子呢。”
李绍培来了兴趣,“他生意这么好吗?”他记得自己刚开始办厂的时候,两年间都只是保本而已,根本就没什么盈利,第三年开始生意才慢慢上了轨道,本钱才逐渐收回来了。所以对李爱华说的话他将信将疑,总认为她夸大事实。
实际上,厂里的生意比李爱华知道的还要好,不过玉书比较保守,也怕李爱华到处嚷嚷坏事,基本上说一半留一半的。偶尔李爱华问起,玉书也只是说了个大概,细节上都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李爱华只知道儿子的工厂有钱赚没亏本,还能把旧债还清了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她也不纠结,因此对李绍培的疑问,她真没办法解释。
李绍培更确定姐姐是在nspn,挂电话之前犹不放心的嘱咐她:“要用钱就跟我说,咱们亲姐弟,没那么多好计较的。只要不是大数目,我还是能拿的出来的。”
李爱华只当弟弟说客气话,一点也不往心里放。以前在王绵绵面前总觉得直不起腰,现在自己儿子能赚钱了,用不了多久就能无债一身轻了,何必再去她跟前讨没趣。
李绍培挂了电话靠在沙发上发呆。
王绵绵倒了一杯水放在茶几上,在他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坐下来,漫不经心地问:“你姐又找你借钱了?”
李绍培看了妻子一眼,懒得纠正她的称呼,说:“不是,大姐说欠我们的钱过年回家就能还我们了。”
王绵绵在心里冷笑,说的好听,每次都说还还还,还到最后还不是旧债未消又添新账。
李绍培没看妻子的脸色,笑着说道:“大姐现在好多了,玉书自己的厂子有了起色,又谈了对象,玉梅玉兰都在上学,她没什么好忧心的了。阿爹阿娘总算可以放心了。”
听到玉书谈了对象,王绵绵来了兴趣,大姑姐家这么穷还有人看得上她儿子,那姑娘得有多瞎?
幸而这话王绵绵只是在心里腹诽,没有说出来,不然又是一场家庭大战。饶是如此,王绵绵还是觉得不说两句心里不痛快:“那还早着呢,你姐家那一块娶媳妇彩礼出了名的高,房子,礼金,首饰,哪个不要钱,你姐还有的累呢。”
李绍培斜了王绵绵一眼,不赞同她的话:“大姐和姐夫两个农民能供出个大学生多不容易,玉书肯定会争气的。要是他自己有事业还要靠爹娘才娶得起媳妇,我都看不起他。”
王绵绵不吭声了,心道,真要自己争气才好,免得爹娘靠不上,又得连累咱们这些舅舅舅妈。
弟弟两口子怎么想的,李爱华没兴趣知道。她高兴的是儿子的事情终于定下来了,连着几日走路都带风。
李爱华高兴了,有的人就不高兴了。
何喜梅阿娘一张大嘴巴把玉书与何喜梅定亲的事一宣扬,李三妹当场气得摔坏了一个瓷盆。
她费了老大的劲才让李爱华事事都会询问她的意见,她还以为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可以喝上谢媒茶了,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看好的人却被别人截了胡,内心的憋闷可想而知。
何阿秀的爹娘面色不虞。虽然他们觉得玉书条件一般,并不符合他们的期望,耐不住女儿给他们算的一笔账。
据说,玉书那一个小厂,毛估估一下,一年大概能赚十万。这还是保守的,实际利润可能还要高一点。
一年十万是什么概念?他们一家子,加上女儿的工资,一年收入还不到两万块,人家一年赚的就顶他们全家五年的总和。而且这还只是第一年的,以后每年肯定还会增加,不用想也知道,这厂子就是会下金蛋的母鸡呀。
再加上玉书是独子,虽然有三个妹妹,不过大妹用不了多久就要出嫁,到时候又能换一笔彩礼,余下两个小的随便养养也花不了多少钱,养大了嫁人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这些钱,以后都是玉书的。
玉书的爹娘,一个老实一个耳根子软,好糊弄得很,凭女儿的手段还能没法把他们驯地服服帖帖的?
何阿秀爹娘光是想一想就激动地浑身发抖。女儿嫁给玉书,以后跟着吃肉,他们当爹娘当兄嫂的也能跟着喝汤,何必还要累死累活地打工种地,一年到头还赚不了几个钱。
因此一家几个人都对坏他们家好事的何喜梅一家恼怒地很。
一家里,唯有何阿秀的大哥何大刚有不同的意见:“我说你们都瞎折腾。那玉书再好也是个泥腿子,农村户口有什么好稀罕的?小妹在市里上班,你们让她加把劲找个有钱的城里人不就行了?”
李三妹心说:“还城里人呢!那些城里人猴精猴精的,人家凭什么看上你一个没钱没文化的乡下丫头?”
她知道何大刚这人好高骛远,直说人家看不上何阿秀,他铁定不高兴,因此耐心地解释道:“阿秀在乡下长大的,咱们都希望她嫁人以后还能帮衬娘家,那给她找的婆家就不能太精明。那些城里人都精明的很,就算有钱,人家也不一定肯给咱们花呀。那还有什么用呢?不如玉书,他们家都是老实的,要是阿秀和玉书的事儿成了,你就可以去玉书厂里当个厂长什么的,那不都是阿秀一句话的事儿吗?”
李三妹说这么多,只最后一句挠到何大刚的痒处。他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去玉书厂里当个厂长绰绰有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