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小明反应过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点。
不过这与他无关,反正他就当是在异界旅游,到了DìDū总要到处看看才是。
火车站就在外城,距离中间带也并不算远。
尤拉女士在DìDū确实有些人脉,她现在所居住的地方,就在中间带的西方。
因为中间带与内城一样,属于环形地域,所以毫无疑问,最好的地方是南方与北方,因为南方不会被内城的围墙所遮挡,日升日落,阳光都能照射到。
最差的方向,无疑是西方,只有日落时才能照射到一定的光亮,平常因为内城围墙的影子遮挡,都是阴森森的。
所以中间带的东南方,整体成了默笙街。
西南方,则成了职业者的娱乐区。
西方因为光照不足,干脆成了旅馆住宿区。
虽然环境光照稍稍有点差,不过安全性却不用担心。
尤拉女士的那位朋友是旅馆老板,是个有点白胖的老头,对尤拉女士十分的亲热。
甚至一见面就急不可耐的拍着胸脯说,飞空艇的票已经搞定了。
瞅瞅尤拉女士的脸,嗯,虽然年纪不小了,但也能看出来年轻时应该是个美人。
何况现在气质仍在,哪怕老了也依然优雅。
无怪乎白胖老头,见了就那么热情。
八成想来一次黄昏恋。
房小明对此不予置评,反正他只要确定尤拉女士与小苔米的安全有保障就可以了。
最后就是中间带的北方。
整个北方,包括西北与东北,分别坐落着拍卖行、寄售处、金银行。
而正北方,则就是神秘的奇物市场。
房小明没有急着去,他起码得把DìDū逛遍之后,再去看看。
外城很大,毕竟DìDū能有百万人口,这么多人,哪怕是在现世,也不是小城市了。
所以公交系统比普多城要发达多了。
随便走几步,都能看到地面交错的轨道。
据说轨道所用的是特殊材质,与钢材类似,却比钢材轻便低廉,并且有很好的消音效果。
这是DìDū最近十年才开始建立的轨道交通,为的就是减少蒸汽班车的轰鸣。
房小明坐了几回班车,从舒适度来说,比普多城明显要高出一个档次。
可能班车的蒸汽机以及内部构造等等,也一同换了,所以无论是速度、平稳、又或是噪音,都有明显的优化。
而且伴随轨道交通的,是红绿灯的雏形。
非常的粗糙,用的也不是红色与绿色,而是红色与蓝色,红色禁止通行,蓝色允许通行。
因为轨道变得越来越多,渐渐的,也出现了一些天桥与地下通道。
这一切对DìDū内的人来说没什么好奇怪的,但对房小明来来说,却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坐班车半个小时左右,才能出外城。
外城外面与普多城有着极大的反差。
城外面不是棚户区,而是类似平民区的居住区,还有不少租赁楼。
有班车直接到达这些地方。
熙熙攘攘赶着坐车进城的人群,让房小明仿佛看到了,住在开发区的人们进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