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二熊出了门,大家一起下手,有劈柴的,有砸煤块的,有和煤泥的,等二熊搬来了被褥,炉子里的火苗已经燃起来了。尽管生火产生了很多煤烟,但是,屋子是暖和的。
炉火燃起来,一下子显得煤油灯黯淡了许多。等煤炉里面的煤火燃烧的旺起来,大家准备告辞,让她们母子尽快休息。
临出门前小喜多问了一句话,大家立刻停下了脚步。
他问大嫂吃完饭了没有,不等大嫂回答,年幼的儿子就哭了。
“叔叔,我们都还没有吃饭哩”儿子一边说一边哭的气不接下气的。女儿也哭了起来,母亲叹息道:“我这个不争气的娘,可把孩子们给害苦了啊!”说着自己朝着自己的脸扇去。
眼疾手快的小喜立刻抓住她的手制止。
他们又分头去给她们母子做饭。
这时他们才知道,原来中午饭都没有吃好,晚只顾着抢救危难的母亲,别说饭没有做了,就是火炉也没有顾及煤泥,连火炉都灭了火,哪里还能做饭呢?
再说了,刚抢救过来不久,谁知道很快又犯病了。
这不,一下子就推到了现在。
她们母子从中午到现在真的是水米不沾牙。别说吃饭了,就连水都没有顾得喝一口。
吃什么呢?女儿递过来一个老旧的芭蕉篮子,里面是干巴巴的三个半豆腐渣窝窝头、零碎的三四块山药蛋子和两个细细的紫萝卜。
再看看铁锅吧,铁锅里是中午喝剩下的一碗多玉米糊粥,铁锅壁还沾着一片一片的玉米糊锅巴,这些锅巴都已经干巴在铁锅壁。
二蛋要把玉米糊粥泼到泔水瓮里,被女儿的母亲制止了。她要把这一碗玉米糊温热了再喝下去。
在一旁站着的几个大男人感动得都哭了。二熊和老梁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悄悄地溜出门去,到自己的家里拿来了馒头、咸菜、挂面和鸡蛋。
这些吃的拿来了,玉米糊也温热了,谁也无法制止这位伟大的母亲,只好让他舀了一碗。然后,把剩下的一个锅底儿倒在喂猪的泔水瓮里。
为了快一些做饭,他们把暖壶里的热水倒在锅里,下了挂面,打了荷包蛋,等饭好,给他们一人舀了一碗,放在坑前的放桌,她们母子饥饿的已经等不及饭凉下来,就用筷子挑起挂面,用嘴吹了又吹,然后,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看着她们母子吃饭的样子,周围的人眼眶都湿了。
他们吃了面,喝了面汤,都把鸡蛋剩在最后吃。母亲要让给女儿和儿子,儿子和女儿执意要母亲吃,看着他们吃鸡蛋,大家心里都非常难受。
他们好像几辈子都没有吃过鸡蛋挂面了一样。
曾经有一位草根作者写了一首诗:“同样的碗里盛着不同的饭,\/同样的饭盛在不同的碗里!”就是她们母子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