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你还好吗?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两三个月了,思念之至……”
他刚写了没有几句,就被刚进来的“两口子”搅乱了局。
这是六班里最有名的“两口子”。之所以出名,那是因为,他们是老革命老干部的家庭出身,从小长在一起,青梅竹马,门当户对,十分和谐。
双方老人觉得这俩人做夫妻一定是自然的一对,所以,就在私下里给她们俩定了亲。这就是所谓“撮合”与“钦定”。
小时候还行,人长大了,思想就复杂了,对事物的看法就有了主见。
所以,当他们都到了十五六七的年龄时,他们对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有了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就是各自有了各自的爱情观、婚姻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经过了不同的环境影响和教育,他们的“政见“越来越不一致了。抬杠吵架的机会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动手动脚的所谓“暴力”。
可是,谁也没有提出过分手,打归打,闹归闹,没有一个人提分手。所以,“家庭暴力”越来越严重,愈演愈烈。
这不,今天又演了这场好戏。
尤其是自从来到师范学校以来,远离了父母的监督和权威,更没有了约束和制约,因此闹腾起来也更加的疯狂。
由于三观不同,还有性格的反差,两人冲突日益增多。嫣然是地地道道的“两口子”。所以,班里的同学们都称呼他们是“两口子”。
女的先抱着头猫着腰跑进来,男的倒是没有跟进来,可是半块砖头先跟进来了。
这块砖头从这位女同学头飞过去后,直接打在了北墙,吓得女方蹲下来一声尖叫。
朱友康没有见到这样的阵势,一时不知所措,急忙从座位站起来,大声喊道:“你们在搞什么鬼把戏!”
说话间女方已经跑到他身后,用他的身体作掩护,预防再次遭受男方的跟踪袭击。
男方看到朱友康在教室里,不好意思进来,就跑到团委那边的院子里看电视去了。
这位女的叫马瑞英,男的叫胡志高。
朱友康调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兼任公益部部长之后,马瑞英接替了他的学习委员,胡志高接替了他的团支部组织部委员兼任板报组组长的职务。
他们俩来师范学校报到之前,在本地初中也都是班级干部或者学生会干部。
朱友康任职的调整,和他们原来的任职是有关系的,朱友康身兼数职,而原来这“两口子”都是没有任职的。
班主任综合考虑之后,与团委张书记在一起协商,便把朱友康提拔到团委学生会,把马瑞英和胡志高安排在班里任职。
从此,这“两口子”的大戏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