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自己二闺女这个中医诊所,完全可以与朱友康本身的皇粮画等号。
并且他认为假如二闺女能够被医院里或者卫生院录用,那二闺女在天平,可能比朱友康还要重一些。
因此,他有充分的理由,有充足的条件,与朱友康比高低、谈姻缘。
何况双方老人又都是多年的老朋友,这才叫真正的门当户对呢。
这天午,朱友康和父亲挖好了基础,刚开始垒砌家里围墙的根脚石,老冯头急急忙忙的进了家,父亲应和着他在院子里聊起天来。
尽管是朋友,老冯头还是以借用老朱家里的竹筛子为借口来串门的。
因为朱友康也在院里,老冯头感觉没有他们哥儿俩在一起说话方便。借口找一把竹筛子,跟老朱进了屋里。
老朱为他倒了一杯茶水,开始聊起天来。
因为朱友康不会垒砌石头墙,他就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小工,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工活儿。
他先把水泥、沙子准备好,把和泥、和沙子用的水准备好,又把他认为可以垒砌大墙的大块根脚石,一块一块的堆放在基础坑边。
他还把填石头缝用的碎石块堆成一堆来备用,把需要垫在大石块下边,保持大石块平衡的薄石板另放在一个地方。
这些基础工作做完之后,他再次测量了院子围墙的东西南北尺寸,把垒砌围墙用的准绳又打理好,以便父亲垒墙使用。
等这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实在没事可做了,他就和两个小妹妹一起听着收音机,站在木杆里边编制苇箔。
围墙要东、西、南三面垒墙,除了北房东墙,东、西围墙长度各有十一米五,南围墙和北屋一样长,需要垒墙长度十六米八。加起来一共三十九米八。
减去街门三米六,还要三十六米二。
也就是说,仅仅一个围墙,长度已经达到了三十六米二,围墙的高度,除了地下基础一米二左右,还要超出地面两米五高。
算下来围墙的建筑面积就需要将近一百三十四平方米。
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再加一些石头的修补,非常费工、费时、费技术。没有一定的垒砌技术,还真的做不了这个活儿。
在剩余的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朱友康心里打底儿,准备干完,做成一个完全的围墙。不行的话,就找姐夫大友和堂哥们来帮忙干几天。
是的,姐夫的孩子大些了,可以过来帮帮忙,但是,喂牛的事就靠给他的父亲赵大锤。
因为土地承包到户,各家各户都要买牲口、购置农具。赵大友家里和朱友康家里一样,刚离开生产队从没有几年,都还欠着队里、户里的外债。
所以,他们一时谁也买不起一头牛,但是,离开牲口又不能做农活儿。
因此,他们两家合计着各出资一半,买了一头母牛,朱友康家里盖房子,就喂养在姐夫赵大友家里。计算着未来下了小牛,就分开喂养,可以省去另买大牛花钱,还有利于自己耕种。
堂哥友全家里也要原地翻盖配房,离不开,不能来帮忙。
友福和友兵最近好像不是很忙,但是很可能在堂哥友全那里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