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天时间内,令人惊魂的现象,朱友康无法甩开:木床自然升空、“老虎”夜闯宿舍、骨灰、棺木、花圈、死人照片、诡诈教师、古庙怪叫……
自从朱友康那个单人床晚忽悠忽悠往升,这种诡异现象发生之后,初三几个学生,拿着死去那个老教师照片给朱老师看。
朱友康特别避开后,开玩笑说:“你们打算把我送给马克思吗?”
学生们心领神会地偷偷收起了相片,不再吓唬朱老师。
朱友康实在在这个宿舍待不下去了。
这里诡异现象令他窒息,不仅休息不好,精神高度紧张,甚至恍惚不安,更重要的是还影响备课课,耽搁学生学习,误人子弟。
所以,他很快向学校反映了这种情况。
梁校长当下答应给他调整到,第二排教室中间的那个一间屋里。
这间房屋原来作为后勤仓库,里面摆满了损坏的课桌和凳子,以及其他一时用不的物品。
朱友康找来几个学生利用课间,很快把这些东西,搬到了自己原来睡觉的屋里,把单人床和办公桌椅,很快搬到了这间新宿舍。
等到第二个课间,他已经开始在新宿舍里办公了。
刚坐下办公,没想到何海云找门来,何海云知道朱友康刚来班,事情多,前几天没赶过来打扰他。
“友康,我刚打问到你的宿舍,怎么又换到这里来了?”何海云进屋就这样问。
她看到到处还有没有摆放好的东西,就顺手去摆放。
朱友康本想跟何海云说实话,可是后来一想,何海云是一个女孩子,说实话她肯定要害怕,所以就编瞎话说:“这是梁校长的安排,校长说,这里挨着教室,便于管理学生。”
朱友康说的也对,他办公室西边就是他的学生,他是初中二年级的班主任。说是年级,也就一个班。
随后何海云拿出一本书来,放在朱友康桌子。朱友康一看,这是自己在蓬州二中时借给何海云看的《人生》。
何海云谢过之后,告诉朱友康说,她在石脑这里待了一段时间,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位问题一直困扰着她。
朱友康让她说出自己的想法。何海云说,现在的石脑一带,可不比往日了。
自从建成石脑大坝以来,山一年比一年绿,庄稼一年比一年好,有了水利条件和经济条件,老百姓的土特产越来越多,长势越来越好。
最近几年几乎是年年大丰收,但是,外销途径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土特产,睡在自己家里,烂在院子里。
老百姓劳动果实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实在太可惜了。
大道还是原来的煤渣路,小路雨天非常泥泞,庙群复原工程缺口很大,一时难以完工。这样下去,这里的乡亲们等不及了。
她想亲自去公社找一找领导,看能不能给庙多争取一些级的专项资金,等古迹复原完成了,等那一边的扁鹊庙群中医基地建好了,这两地连成一片,再加石脑大坝的独特优势,电站发电优势,那就形成了一个长的旅游路线和大的旅游格局。
到那时,游客多了,这里老百姓的土特产不愁卖不出去,而且还可以依托游客优势,再做一些其它可行的生意,那样,老百姓距离幸福的日子就不远了。
一个刚刚班的女同志,竟然想到了旅游整体开发,想到了带动老百姓共同致富,大大出乎朱友康的意料。
这一点,正迎合了朱友康的石脑中学改造完善计划,如出一辙。
所以,朱友康干脆把手里的《人生》扔到一边,开始认真地和何海云探讨起来。
因为他们所探讨的,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主题——把石脑中学和BQ庙古迹复原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大的格局去考虑,去计划,去开发。
经过一番谈论,初步达成如下思路,朱友康负责石脑中学范围内改造计划申请,何海云负责BQ庙群及扁鹊庙群两项古迹复原工程项目申请。
共同目的就是,给石脑中学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安全环境,给BQ庙群及扁鹊庙群,一个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扁鹊中医药文化技术传承创新和发展的新环境,新场景。
他们设计了具体途径,何海云向文保所及文化局汇报,朱友康负责向石脑中学及教育局汇报。
先争取本单位本系统支持,然后再向石脑公社如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