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康在县委大院住下来,对自己充足的时间做了一个统筹安排。
他要先去拜访一下要好的同学,顺便沿着县城大街走走看看,了解一下县城布局,熟悉一下县城环境。
然后,多搞一些写作宣传或者文学创作。
他列举的走访对象有:马俊卿——组织部,刘新亮——公安局,秦思——宣传部,刘桂——体育局,高艳军——蓬州县第一学府蓬州中学,张慧敏——蓬州人民医院。
他的大多数高中考大学的同学,都还在大学学习。
在这些已经班的人当中,尽管知道了他们的班单位,具体住在哪里几乎都不太清楚。
某天夜里,他在书店西边的饭店里吃了饭,看着天色还早,就去大街里溜达。
他想,只要遇到了熟人或者同学,就可以慢慢打听他们的住地。
就这样,他一个人从书店向东,一直溜达着到了最东头的火车站。这是一条最宽最热闹的主街道。
再返回来的路路灯已经亮起来了,他就沿着路边的电线杆,一边走,一边步量着每一根电线杆的距离。
路骑自行车的人不多,多数都是三三两两的步行,有拖家带口,大人和小孩一起玩耍的,有男女青年手拉手,躲在路边倒插柳树下阴影里谈恋爱的,有一个人疾步行走的……
在路边还可以看到,有些门店里面,几个人坐在一起,喝着茶水,聊着天,看着黑白电视。
县广播站安装在大街电杆的大喇叭,正在播放着蓬州新闻。
一路返回来,也没有遇一个熟人,心里觉得特别孤单而无聊。
正当他就要向县委大院里拐进去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一个女人在叫他的名字。
声音怎么那么熟悉呢?他转回身向外走去,这时他借着路灯的光亮才看清楚,原来是何海云。
“怎么会是你呢?海云?”
“怎么回是你呢?友康?”
“哈哈哈!”
“哈哈哈!”
朱友康心里想,莫非这就叫“柳暗花明又一村?”,莫非这就叫“踏破铁鞋无觅处,来的全不费功夫?”
朱友康当时告诉过海云,他已经考外语培训班了,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会这么快,这么顺利地住到县城里来了。
何海云的惊喜也在于此,她知道朱友康要在县师范学校学习一年外语,但是她不知道朱友康会居住在县城里。
朱友康看了看自己的红莲牌手表,还不到七点钟。他先问何海云:“你今晚怎么会在这里?”
海云笑而不答,继续反问同样这句话:“你今晚怎么会在这里?”
朱友康看何海云有意不回答,拿他开刷,他只好老老实实地先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给了何海云。
“这还差不多,像个男子汉。在女人面前就应该先交代自己嘛!”何海云连哄带诈,知道了朱友康的情况。
朱友康急于想知道何海云的情况,何海云仍然笑而不答,朱友康看得出,她的内心是多么的开心快乐,多么的甜蜜美好。
看何海云不回答,朱友康就去抱她,逗她。何海云诡秘地指了指斜对面,朱友康看到,那里仍有不少人,在排队进入影院。
朱友康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原来何海云是想与朱友康一起去看电影。
这可是朱友康巴不得的好事,朱友康二话不说,拉住何海云就往影院售票口跑去。一边跑,一边说,我请你看电影。
跑到跟前他要买票,而何海云反过来拉住他的手,就往影院口里面进,朱友康不知如何是好,还要坚持去买票。
影院门口的中年妇女说了一句:“海云,你们还不赶快进去?就要开演了!”
朱友康看了看外面,没有了别人,只有他与何海云,他知道是在叫他,于是跟着何海云进了影院。
开演之前,还有几分钟的时间,朱友康忽然想起来,自己来的太仓促,尽然连一包瓜子都没有买,就要出去买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