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这一份借款还了,朱友康身就只剩下了2块8毛钱。同学们等来盼去,谁也没有吃朱友康的热饭,更谈不喝酒了,都说他是小气鬼。
朱友康是在没有管饭的底气,唯一回复就是冲着同学们满脸的微笑,嘿嘿嘿的一笑,同学们请托的这顿饭就省却了,也让同学们张口无言。
又是一个星期天,朱友康在家里为乡亲赶写一篇助人为乐的表扬稿件,弟弟突然推门进来了。
友康有些纳闷,问弟弟:“友健啊,今天怎么这么早下班了呢?”
弟弟友健不慌不忙的说道:“工厂放假了,正在搞停产大检修。”
友康问:“这几个月领工资了没有?”
弟弟不好意思地回答:“只领了一个月的工资120块。”
朱友康觉得有些蹊跷,新工厂刚马还不到一年,搞什么大检修呢。
回到学校,他从一个知情的同学那里获悉,这个化工厂的老板因在外地涉嫌诈骗,恶意拖欠工人工资,非法收取赞助费,蓬州县准备采取措施对该化工厂进行查封。
年后这个同学的话得到了验证。朱友康外借的2000元赞助费,打了水漂。
朱友康觉得,实在没有再好的办法了。就鼓励弟弟继续复习,参加来年的高考,他说,这毕竟是长久之计。
弟弟半年多下来,辛辛苦苦没有挣到钱,反而把2000元赞助费扔了进去,觉得实在不合算,在这个严的教训面前,哥哥的关心,打动了他。
他在年后再次返回蓬州中学复习,准备参加当年的高考。
朱友康与何海云彻底摊牌之后,心里又经过一段恢复期,他接受了同学建议,年前与张美珠在同学家见了面。
同学见他们彼此认识,觉得这事有了成头儿,还高兴地要把他们二人留下来吃饭。
张美珠推说厂子里忙,先期回加工厂去了。
朱友康像做梦一样,觉得十分离奇,竟然和张美珠见了面,交了朋友。
他记得刚刚在陈竹老师给他安排的县委大院宣传部宿舍住下之后,那个晚碰见张美珠的情景。
他看到张美珠从医院里出来,他心里就萌生了那种怜悯之情。随后又一起走了一段路程,还买了礼品让她慰问她的父亲。
当张美珠走到永盛路口拐弯儿处的时候,他还站在路,目送她回家。
当时他的心里突发奇想,要是能和张美珠这样的先进人物,谈对象结婚,住在县城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
现在看来,这并不遥远,冥冥之中似乎是天的安排。这样的突发奇想,竟然在生活中能够变成现实,真是有点不可思议。
这是他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事。
他冷静下来之后分析,张美珠之所以能够和他见面,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张美珠认为,她所在的食品加工厂,在改革大背景下,正在走下坡路,或许有一天会破产下马。
其次,她父亲过早的去世,对她产生很大的打击。她的思想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儿,遇难题只有跟不识字的母亲商量了,心理底线已经损伤。
第三,她以前曾经有五次接触朱友康的机会,对朱友康的相貌、言谈、举止,尤其是人品,都有着比较好的印象。
第四,她本身年龄也不小了。最重要的是,在她的择偶标准下,这些年一直没有遇一个满意的男孩子。
朱友康的判断也许是正确的,至于张美珠是怎么考虑的,他就不得而知了。
那么,他下一步要怎么走呢?张美珠接受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