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信是一个非常有基层经验的人,这个时候已经像火车一样,扳道岔已经扳对了方向,那就用酒菜加快前进的速度,以达到速战速决。
按照老支书的话说,原先是保守阶段,现在是相持阶段,有了酒菜,三杯小酒下肚,在拉拉近乎,不知不觉就转化到了第三步——进攻阶段。
最终不战而胜,凯旋而归。
只要有了酒有了菜,那说起话来把关系就拉近多了,冷不丁再将一军,再鼓励一下,再犒赏一个,那问题就会越来越好解决。
很快酒菜端桌面,大家落座后,又各自斟满了酒杯,大戏就要开始了。
“咱们蓬州有个习惯,无酒不成宴席,前三杯酒都要干杯。”
梁鸿信的意图非常清楚,那就是用酒堵住不和谐声音,剩下补偿金额问题就好办多了。
“我看在座的数老者年长,你恐怕是第一次来蓬州吧,我们蓬州人都非常热情好客,我们蓬州几个先敬您了!”
梁鸿信说话间端起酒杯,主动碰到了老者的酒杯。
老者看了看四下,实在无法拒绝,没有说话,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随后,书旗、书堂、友全、友康等分别给老者敬酒。
梁鸿信估摸着白酒劲儿的时候,开始说话了。
“我看咱们都是一辈儿的,你年长一些,我就称兄道弟了。
老兄你们说个数,也好让友全去做准备。我这人说话办事向来算数。”
本来年龄大,又短时间内喝下不少白酒,人家又这么热情地敬来敬去的,张了大口合不,到时候可就难堪了。
当时他跟长子出门商量的数字是7000块钱,他们的底线不低于5000块钱。
现在看来再说7000块钱,真的有点说不出口。
“今天呢,我就做了侄子的主了,你们就拿6000吧,多一分我们也不要。”
“4000,4000,老兄,咱们就4000块钱,说定了啊?”
梁鸿信接过话,就减了2000块钱。
这是老习惯,总不能人家说多少就是多少吧,梁鸿信相信,这肯定是老者给自己留下的空间,或者说是面子。
老者有些面色严肃,迟疑了一下,又看了看侄子,说道:“我的6000不算数了,你的4000也不算数了,咱折中一下吧,5000块钱,不能再少了!”
“我看你这人说话好爽痛快,我赞成,就5000吧!”梁鸿信没有犹豫,立刻答应下来。
“为5000成交干杯!”
因为没有突破他们约定的底线,老者看了看长子,主动端起酒杯,说道:“就这么定了,我们欢迎老支书和朱家人,一定去我们竹舟做客!”
梁鸿信一看,他们一下子降了1000块钱,老者又主动跟自己喝酒,又主动邀请他们去竹舟。那肯定是酒力起了作用。
既然人家答应了,咱不能再说什么了。
所以,端起酒杯和老者碰的叮当响,痛快地说道:“来,老兄,谢谢您给我面子了,兄弟我先干为敬了!”
老支书一饮而尽,放下酒杯后,又主动先给老者斟满一杯。
“友全,咱这样吧,你也别坐在这里了,跟你叔叔干了这杯酒,快去凑钱吧!”
关于补偿问题,梁鸿信和友全、书旗、书堂他们早已经心中有数。
他们约定的是,三步走,一看二拖三将就。
一看,就是先看他们说话态度,好说好谈,可以谦让,难说难谈,一切免谈。
二拖,就是以借钱为幌子,不突破心中4000块钱的底线,他们不满意,就再去借,不说难听话,我借不来那么多钱,你又能奈我何?
三将就,就是软磨硬泡,我就这么大的能耐了,你们还能把我怎么着。
竹舟人又会怎样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