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康听到下边的叫声,跟何海云和张峰一块下了山。
他们三个人刚坐下来,小刘和身后三四个老师都进来了。
会议室有的是地方,不怕人多,可是,这里的规矩太差劲了,没有主人的邀请,而是自己主动找门来。
朱友康知道,这些人是来吃饭的,他们认为朱友康来了客人,陪客人吃饭是对主人的尊敬,是他们天经地义的事,他们要陪着客人吃饱喝足。
另外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认为这些消费都是公家的,即便是吃了也是白吃,既然是白吃,那就要跟着吃去。
他们不知道,到了友康这里已经改规矩了,自己的事应该自己买单,而不是公出。
这样的恶习,也是石脑中学的流传下来的一大弊端。朱友康还没有来得及刹住这种歪风邪气。
朱友康前几年在这里班的时候,就非常厌恶这样的事,被这里的群众戏称为“打狼突击队”。
那个时候学校招生前后,这种现象尤其突出。
这些传统已经延续至今,如果再不改一改,恐怕整个学校的校风就会受到影响。
朱友康非常生气,他本想三个人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一聊彼此关心的话题。
既然这些人来,面对着何海云和张峰又能怎么样呢?
他只好忍一忍,等机会成熟再杀一杀这种不良习俗。
整个中午,人多话多,又无序敬酒,弄得朱友康心烦意乱。
现在他一个心思就是,何海云和张峰你们赶紧吃喝,马结束离开这个地方。
当大家热闹了一阵子之后,朱友康招呼小刘赶紧饭,这才草草结束了这场饭局。
何海云夫妇一走出他的房间,他的心里立刻豁亮了许许多。
何海云也发现了朱友康有些不高兴,并且很理解朱友康的心情。
人怕反想,水怕倒流,此时此刻何海云对朱友康热情招待,表达了非常感谢。
她知道朱友康有很多话在这种场合不好多说,所以,临车前给友康说:“咱们蓬州再续。”
“好,会会有期。”
朱友康说的会会有期意思就是我们有意,会有期的。
朱友康也能体会到何海云是什么意思。
他觉得何海云从外面回来不会待几天的,听起来何海云说这些话,好像是虚假话,客气话,其实只有这么说,才能表达何海云当时的心情。
何海云给他释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她时刻在等着他。
等何海云跟朱友康握了手,张峰鸣笛三声,算是和朱友康握手了。
他们一路下坡从石脑村中央的大道消失了。
半小时后,他们来到了太行山主脉中南段的西南风景区。
这里山路弯弯,还都是坑坑洼洼的山道,距离蓬州县城相距140多里地。
景区东起石脑峰西坡,石脑水库连线,西至山西省界,南边和新州市的新州县接壤,北边与邻县风景区连线。
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察这里的原始森林等景点,何海云的思想是,日后开发,这里是天然的影视拍取镜头的最佳地域。
比如制作扁鹊行医救民故事片,扁鹊要到大森林中去挖取中药材给百姓治病,和这里的老百姓自己采药治病,都是不可或缺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