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康想,干脆就去妹妹友莲那里看看吧。
友莲在西台,住的尽管远一些,但还是没有出村。
当时爹娘的考虑就是闺女不出村,日后相互照应起来比较方便。
友莲嫁的是村里人都认为比较殷实的一个家庭。但是,村里人也都知道,这家人非常的抠门儿。
友莲结婚时间不长,就传来消息说,婆婆洗衣服时,自己舍不得买洗衣粉,每次都是偷用儿媳妇友莲的。
甚至就连做饭也一直到地里拾柴火,冬天里柴火烧炕洞,从来舍不得买煤取暖。
但是,友康知道这家人应该有钱。
他拐过一条街,了一个大坡走不远,路北就是友莲的家。友莲有四个妯娌,在友莲结婚之前,他们就已经分家了。
友莲嫁的是排行老四,最小的一个。
都说天下老的偏向小的,所以,友莲结婚之后,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
朱友康看了看友莲婆家的房屋,四合院,高门楼,喂养了一条毛色不错的大黑狗。
这只黑狗蹲在门前,见友康来了,冲着友康汪汪汪地叫着。
很快友莲的婆婆走了出来,看模样和友康的母亲年纪差不多,她一眼就认出来友康,她叫着友莲的名字,把友康迎进家里,一边把大黑狗拦到她屋里。
听到哥哥来了,友莲欢跳着撩开门帘出来迎接:“哥哥来了,嫂子和孩子呢?”
友莲一边说着,友康已经进屋落了座。
“梁生呢?”
梁生就是友康的妹夫。
“到南岗拾柴火去了。找他有事吗?”
“嗯,有点事。他不在家给你说吧。”
友康因为急用,不能再等了,就告诉妹妹是怎么回事儿。
“哥哥,这事啊,好好,我这里还有500块钱,你拿去吧!”
友莲倒是痛快,那是,相对3万,一个500又能怎么样呢?朱友康知道她家应该有能力多借一些。
对友莲说的500心里非常不高兴,想想当年友康和美珠在友莲身可是没有少花钱,现在应该为哥哥卖点力了。
“友莲,你这500差远哩。你看能不能拿出了三千五千来?”
朱友康实在有些心烦,就向友莲张了一个不算大的“大口”。
“哥哥,这事我办不了,我听梁生说,他家里定了规矩,最多外借500,这都传了好些年了。
要不你就去跟我公公借去?”
朱友康听妹妹这么一说,感觉太稀奇了,人世间竟会有这样的家规吗?
于是,友康只好走人。
友莲叫着哥哥,要他留下来吃饭,友康借口有事,急急忙忙离开了梁家。
回到家里,见美珠正在做饭,朱友康哭丧着脸,没有和她打招呼,默默地钻到屋里,连倒了三杯酒喝下去,双手抱头躺在床,两眼盯着天花板,一动不动。
朱友康知道,自己以前把钱都花在家里了,到现在自己用钱的时候了,一点积蓄也拿不出来,觉得很对不住美珠。
可是,这个问题不光是对住对不住的问题,而是直接影响到自己这个家庭以后的发展!
如果这次怎么能转为国家正式教师,两口子都挣钱,那将会对以后的家庭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
美珠带着沾满了面粉的手,跟友康说话,她没有问友康借来多少钱,她知道友康不会借回来。
友康只好安慰美珠说,以后一定还会有机会的,咱下次再想办法办吧。
至于他这一天都去了哪里,接了多少钱,一句话也不提。
就这样,美珠绝好的一次转正机会,白白地从身边擦肩而过。
那又有什么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