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康提前安排的事,终于派了用场,这也是朱友康长期观察了解情况的结果。
有了这一步,说明问题就有了进展。
这就像是一颗生锈的螺丝钉一样,一旦有了松动,就肯定能够拧下来了。
而这个确保螺丝松动的关键部件,就是朱友康给友健安排了一个工作。
也就说,这个工作相当于,给螺丝提前点的机油。有了机油的润泽,才有了螺丝的松动。
这第二点呢?还必须把这颗螺丝钉拧下来,而拧下来的工具竟然是2000块钱的保障金。
现在的问题是,2000块钱保障金是不是唯一的一个工具条件。
现在朱友康最担心的是,增加另外没有边际的条件,如果是那样的话,说明丽丽回家的事,恐怕就会遥遥无期了。
那要察言观色才行。
果然问题出来了,她大哥铁全从里屋拿出来笔和纸递给了朱友康。
“写吧,我丽丽是认字不认人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朱友康有些不理解铁全的意思。
朱友康看了看她的大哥,说道:“你是也要当哥哥的写一份保障书吗?”
“朱校长,你误会了。除了这份保障书,还要让友健在三年内把房子也翻盖了。
说实话的,你看看丽丽的家,是人住的地方吗?
老房子后墙都凸出来了,夏天下雨丽丽在家敢住吗?
还有石头围墙也不高,连门楼都没有。
这像一个家吗?
所以,你回去必须告诉友健,卖力挣钱,保证三年内把房子盖起来。”
朱友康还认为拿来笔和纸又要做什么,原来是提醒友健在一点把房子翻盖了。
这可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丽丽并不想离婚,离婚也是迫不得已,是在倒逼友健积极进。
这些问题谈妥了,朱友康才算松了一口气。
“三年不行,五年绝对要盖起来。”
张铁成作为老同学,觉得大哥铁全说的有点绝对,就补充了一句。
朱友康表示理解铁城的用意。
房子是大事,但是期限长,假如友健在矿工作顺利,三年也不是什么难题。
即便是三年不行,铁成也说了,五年总是可以的。
于是他借机出门,给石脑村支书小韩,打了一个电话,催他尽快赶到丽丽哥哥家接人。
因为朱友康在去丽丽家之前,就已经跟这个村干部联系过了。
他正在本村结婚用车,朱友康和他这些年来,建立了不错的个人关系,他要利用这个村干部的车,把丽丽和他的哥哥们拉回南丘村,也算是一种体面吧。
朱友康想,如果自己把丽丽拉回来,看起来丽丽没面子,再说了,当哥哥的去拉弟妹,总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吧。
让她的两个哥哥一起把她送回来,面子会更好一些。
朱友康打完电话,那边的车很快返回到丽丽村。
朱友康在前面骑着摩托车,小韩开车拉着铁成、铁全和丽丽一溜烟开到了友健家。
大家下车一起进了家,友健还坐在凳子抽着闷烟呢。
“友健,你看谁来了,还不赶紧去准备酒席!”
朱友康一进屋看到友健在抽烟,知道他不够机灵,就马指使他去准备酒菜。
在一层意思是,防止丽丽一进家话不投机,再不好做下一步工作了。
友健听了哥哥的话,立刻出门购买酒菜去了。
他一路走一路感激这个当哥哥的人,每次都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在最无助的时候,总是他出面跑前跑后来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