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蓬州还魂 > 第四十七章 金榜题名

第四十七章 金榜题名

再说,孩子们都大了,大友再有几个月就高中毕业了,考不上学回家,也就到了结婚的年龄,如果友钟没有意见,这香油送得值,并且朱家以后闺女出嫁时也可以派上用场。

等快上菜的时候,老朱的外村亲戚二姐和二姐夫赶到了,丽芝娘家人来了丽芝的罗锅弟弟,他是做豆腐的,沿街叫卖一整块豆腐,没有舍得卖完,专门给姐姐家熬大锅菜丢了足足有五斤豆腐。并且捎话说他大哥被公安局叫走了。

这一大块豆腐来的倒是很及时,除了下锅熬菜,还做了一盘下酒菜。

丽芝的妹妹妹夫没有来,也没有让罗锅哥哥捎口信。

除了送礼祝贺,不坐酒桌,专门为老朱家帮忙的,还有本队的半拉眼、二蛋、山小、喜小、秋生等人。家里人中两个姑姑,友钟、友金、友福、友兵都前来搭手做菜做饭。家里热闹非凡,人满为患。

友兵在部队就是厨师,这次排上了大用场,整场酒菜他是主灶,放下油勺,拿起炒瓢,忙得汗流浃背,不亦乐乎。

本来前院就小,越发显得人多地窄。有人提议,将一部分人安排到后院去,这样就安排妥当了。老朱坚决不同意,他怕惊动了病重的嫂嫂。他不愿意让嫂子不安静,越是病人就越是见不得热闹。老朱说剩下的人,干脆安排到邻居的菜地边走道上,这里摆个三四桌完全可以。

桌子安排的差不多了,张树宝与李校长、韩校长和学校里梁老师、杨老师、胡老师和张老师都来了。他们送来一块花开富贵的门匾,预示着朱友康未来荣华富贵,仕途通顺。门匾的右下角没有写老师们的名字,而是写了单位的名称。

老朱见到老同学和校长一块来了,甚是高兴。索性把北屋的方桌抬到屋子当中,聘为上坐。

马振邦也来了,县社、火车站的朋友也来了,他们都认识,就从外边搬来桌子,和校长老师的另一张桌子对到一块,也挤到北屋里,也聘为上坐。

马振邦是再次来看望姑姑,正好赶上庆贺的日子,也就把买给姑姑的礼品拿出一部分放在前院,算是祝贺了。县社和火车站的领导用生产队里的马车提前送来了一套学习桌凳,和一支精美书架。

老朱专门从蓬州县食品厂用运送石头的马车拉来了三箱蓬州大曲。这就是地道的蓬州地方特色美酒,完全由黍子制成,纯粹的粮食酒。

等一切安排妥当,老朱干脆又把药材公司赵经理和支书冯桂堂也安排到北屋外来朋友那里,带头陪酒,带头喝酒。

屋子里、院子里猜拳行令、吆喝声、喊叫声响彻一片,地动山摇。

朱友钟白天忙活了一天,他为弟弟考上蓬州中学而高兴。等一切都收拾完毕之后,她没有在家里久留,而是早早到邻居大娘家和堂姐堂妹那里睡觉去了。自从她辍学之日起,就开始在这里和姐妹们同住了。

她知道自己不符合报名条件,可是,看到那一大帮人兴奋地吆五喝六地为弟弟庆贺,从内心深处感到难受。她觉得自己的一生绝对与学校说再见了,原来的一线希望就像肥皂泡一样破裂了,从此,她的上学梦算是彻底破裂了,就像那肥皂泡破裂一样,永远也不可能复原了。

夜已经很深了,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在医院和赵大友的回忆又占据了她的全部脑海。

她盼望着赵大友考上顶尖大学,然后找个城市里最好的职业和最好的岗位,然后和她结婚,然后把她接到美丽繁华的城市里,为她找一份临时的工作,在一起幸福地生活着……

呜呼哀哉,转而又想,他已经落榜了,也辍学回家,据他说,他也不想复习了。家里条件不允许,他想和自己一样,多替家里担点胆子。准备再过二年,在农村盖上新房,把她风风光光地娶过去,那样才是长久的夫妻……

就这样,她在喜悔交加中睡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文娱:一首起风了震惊全网两界交易从修炼古武开始开局千古一帝,华夏神学震撼全球我在深圳逆袭暴富那些年打工人疯狂快穿都市神医医武双绝穿越58:开局两分地失业准备吃苦,系统安排享福四哥与小敏姑娘浪漫爱情故事诗胆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