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集中建设石脑大坝工程,争取上级水利建设专项援助资金达到了450万元,自筹资金120万元。
截止到1978年底,经过近半年来的施工,已经完成干渠开挖3公里,明渠开挖土石方8000多方,建成闸涵建筑物12座,完成灰浆垒砌石方6200多立方米。回填基坑14000多立方米,达到总任务的五分之一以上。
这次开工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沿着上一年度的施工进度进行,主要是明渠开挖、闸涵建筑和坝基开挖回填等施工工程。
这次施工和以往不同的还有军事化管理。每一个公社设置为一个独立营,七个公社的独立营全部归石脑大坝总指挥部统一管辖、统一指挥、统一领导。
这次施工在县城食品加工厂西边,蓬州中学北边,还设立了蓬州县石脑大坝工程后勤保障指挥中心,主要负责向大坝指挥部及每个独立营提供各种后勤物资保障。
这次工地分工更加精细化,总部把七个公社的民工,根据场地需要分成了三个片区。
第一片区为明渠施工。挖水渠由三个公社的260多名民工负责开挖;第二片区为闸涵建筑。主要从每个公社里抽调懂得基本建筑技术的精干人员150人组成;剩余四个公社的400多民工全部安排在坝基开挖回填工地上。
石脑大坝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庞大管理体系。不仅需要民工出力,技术工人献技,还需要一批文化人做宣传工作。主要是及时下发通知、宣传报道在施工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编辑印刷上送下发石脑大坝通讯,以榜样的力量鼓励石脑大坝民工,自力更生,鼓足干劲,争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大坝工程的完工。
因为是高考落榜生,又爱好写作,赵大友很快就被选拔到工地宣传报道组上班。这样,赵大友免去了挖土回填、抡锤打炮眼之苦,免除了体力劳动的负担。
报道组除了报道先进之外,还负责更换工地现场的黑板报,编辑、油印、转发场地快报等活动任务。黑板报一共三块,食堂前边一块,总指挥部一块,大坝工地一块。
食堂门前这块板报会随时更换,主要是饮食安全和卫生方面的内容,还有临时通知;总指挥部这块板报也要随时更换,这里主要是写上级或者工地通知、通报、公告等内容;大坝工地这一块板报,主要是刊登劳动任务进度及分工,一般情况下也配合油印的场地快报通讯,每周更换一次,紧急情况也会随时更新。
最难办的是场地快报通讯。一共四版,还要分类编排,配上图片等。有时候还要编辑领导讲话和实地考察文稿。
快报通讯文稿除了按照领导意图实地走访、了解、调查之外,还要下功夫查阅资料、组织材料、编辑写作、刻板印刷,是一件程序复杂、费时费力的细心活计。
快报通讯除了转发到施工工地指挥部和每一个公社的七个民工营,还要发放到县城石脑大坝后勤保障指挥中心、县委宣传部、农工部、团县委、水利局、文化局、广播站等主要职能部门和宣传单位。
蓬州县石脑大坝指挥部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都要通过领导把关,县广播电台播放,传播到千家万户。
赵大友作为这个宣传队的队长,开始了艰辛的,也是崭新的工地宣传报道工作。
这正是展示他才华的时候,平台有了,戏唱的好不好全在他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