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白现在施工的这个河段,本身是因为河流并不算太宽的河流,加上这个拦河闸使用的升卧式闸门的设计。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整个水闸的建筑高度降低,自然整个建筑物的自重也就降低不少,对于地基的承载力要求也就降低了很多。在建造的时候,就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物料的使用。当然所有的物料使用量,都是经过仔细计算之后得出的结论。
但无论是怎样的情况,这个物料在回填的时候,夯实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最下层的碎石拌和沙子的排水层,这个夯实就算是比较困难的。毕竟本身排水层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上层水快速地排出,减少上层土质因为水而产生软土层,从而引起地基形变。
这个第一层的这些,用打夯的方式来夯实是不切实际的。而没有相应机械的情况下,只能在铺设第二层的时候进行一个夯实处理。
而白大致是琢磨了一个方式,那就是第一层先进行简单夯实。等达到用量标准之后,第二层的铺设先进行半层铺设,之后用木夯进行一个深层振捣夯实,这样就能够让整体夯实。之后把二层后半段铺设完成,第二层的后半段夯实更加重要了。要把第二层将物料完全填入之后,夯实到标准高度,就算是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标准基本上已经达到。
而第三层的灰土层,就相对来说简单一些。配比合适之后,灰土再进行夯实,整个地基也就算是完成了。之后的打桩工作,就更加考验一个配合度了。
施工计划在脑子里面过了一遍之后,白也就昏昏沉沉的睡着了。毕竟半梦半醒之间,完全都是一串串的数字。
前期物料的运送,应该都已经结束了。后期物料的运输,还没有正式开始。现在还是零零碎碎的再进行着一些剩余物料的补充。毕竟预算当中的数量,是比整个要求要高一些的。毕竟还要计算一些损耗之类的问题,所以预算总会预留出一定的量,来供给周边配套工程和损耗问题。
每种材料正常情况下,都会有一定的的运输损耗,像是碎石沙子之类的情况,很有可能会因为装载车辆的密封不够好,产生一定的缺漏。而因为转运车辆众多,转运数量巨大,这个损耗如果不进行计算的话,很有可能最后缺失的物料就会影响整个施工的质量。
而质量是第一位的情况下,这样的情况是自然不能出现的。所以物料这方面的问题,白倒是丝毫不担心。但质量能不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白是有些担心的。毕竟人工振捣夯实这样的行为,总归还是要差一些。这就需要一定量的时间才能够达到要求了。
第二天的清晨,来到伙房之后,又是快速的吃完早饭,就等着社员们上工之后,能不能够适应现在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