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是改变了森林的恐惧,就达成了这一目的。这么做对将来其实有一些很坏的影响,只是,她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还有,对现在的局面来说,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这是她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那些人被森林中的植物卷到土壤中成了“养料”,那些植物自会保护他们的。
虽然那些人会遭受一些很难承受的痛苦,可是也免于化成血水被“喝”掉的命运。
还有,那棵“杀人树”周围的森林,也是因为重新获得了“养料”,得到更多的安稳和平静。
游欣这也是,顺着那些植物的计划,提早解除了森林的生存压力。她把森林拉到了她这一边,也就让“杀人树”失去了可能的后盾。
人群的消失,增强了森林的信心。至少,那些主张利用“杀人树”的植物,会因为这种事态的变化,只能暂时地潜伏下来,等待接下来的时机。
人群消失之后,森林应该就不会容忍,“杀人树”这种病症了。只要,森林也排斥生病,就算“杀人树”最终爆发了,影响到的植物,也能迅速地被森林切割出整体。
游欣为了进一步把森林拉到她这边的阵营中,在人群消失之后,还把整片平地缩小到了,只能容纳他们三人宽松站立的大小。
她这样做,还是想减轻森林的痛苦,让森林的立场能够更加坚定一些。
只有森林稳稳地站在他们这一边,她才能稍微有点信心,去面对“杀人树”即将到来的爆炸。
游欣在发现这件事情的时候,还后悔了一下子。可是她又想了,用牺牲几个人,来防止事态变得更坏,并不是她的行事作风。
她宁愿面对无法解决的状况,再拼着命把事情都想办法解决了,这种人生过起来才有意思。
就算她知道了整件事情会怎么发展,她还是会一样选择的。
牺牲几个人,换得一点应对的时间。就算她最后顺利解决了整件事情,她也无法面对自己愧疚和自责的心。
把人群重新送回到土壤中当“养料”,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牺牲。但是,这是人群中的人想活下来,必须付出的代价。
时间来不及,她也不可能一个一个的去征求意见。只能把她的决定,当做是人群的选择了。
但是,这是一种通常的选择,大部分人应该不会反对。至于那极少数人,她只能忽略了。
每到这种不得不忽略一些人的时候,游欣总是能感到心中的焦急。她对于力量的渴望,也是在这种时候,才会得到非常强劲的提升。
她不想踩到谁头,只想过一种安稳又符合期待的生活。如果没有一次又一次的挫败,她可能不会在那棵树里面得到再一次的提升。
她的挫败都是来源于,她对其他人的无能无力。蒋佳和霍刚的死,成了她心中的伤痕。这伤痕,也成了她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