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财如粪土,这句被一众仙门弟子引奉为经典言论的言语,虽然不知道具体出自谁人之口,而且也曾引起狂言绮语数百年间层出不穷,许久以来被当做“洗心换骨”的典范。
即便是道门这种避世远休的仙门,也不曾免俗,一些个弟子痴迷修道对钱财红尘视如洪水猛兽,随之附和而书,慷慨激昂,针砭时弊,结果和门中另外一群善假于物外的弟子引发争辩,最后一番声势颇大的吵闹惊动道门天师和神君出面,方才化解这场杀人诛心的“洗心”之祸。
骑牛老道心中轻叹,道门也绝不是什么一尘不染的琉璃阁,一众弟子中便有半数是山下世家豪阀子嗣,剩余半数则是家道普通甚至家庭凄苦的子嗣,这两种出身背景迥然不同的类群,无形之中将道门区分出两个板块,门中天师与三大神君,虽然不再收录亲传弟子,而是让弟子代师授业居多,天师与神君的心性,骑牛老道自然明了,瑕不掩瑜,但那些代师授业的弟子心性如何,不仅骑牛老道不敢笃信,甚至坐镇门中的道主真身,也不敢妄下断言。
老话说,开山易,守山难,这句话放在如今的道门中,也同样适合,道主一气化三清,一身坠轮回,一身坐镇门中,一身骑牛修行,座下四脉弟子,一天师三神君,皆是昔日亲传,但时过境迁,道门成长为一尊庞然大物后,一切也就开始出现悄然变化。
身负天师之名的大弟子,刚正不阿,心性纯粹,故而被道主授习雷法正经,降妖除魔,在凡俗人世多有良好口碑,一句“妖魔出没地,必有天师现”,就是对这个道门大天师最好的嘉奖。
剩余三个头顶神君名号的弟子,一个授习符箓,一个授习剑道,一个授习各类秘术,三人脾性迥异,心性不同,但贵在心湖澄澈,纵然有两条可能搅浑心湖的水物,总归还算良才美玉,属于修道上佳人选。
这四位弟子,如今都可称是擎天之柱般的人物,就如同支撑道门不坠的四道坚实梁柱,任何人想摧毁道门,就必须先摧毁这四人。
终究说来,道主对四大弟子,是极为放心的,不然也不会放相对最孱弱的一道身坐镇门中,每月四大弟子例时而访,一如既往恭敬坦诚,看不出半点如外界传言那般彼此心生芥蒂,各个心湖平静,神魂明亮,如同昔年草屋授业时。
至于隔代再隔代的弟子,道主因为位尊身优,自然是见不到这些传承道门希望所在的后辈,而四大弟子也由于各有一脉琐事束缚,授业解惑一事,也就成了嫡系弟子躬身力行之事,每隔一段光景再被抽检,已然做不到面面俱到,一视同仁。
道门如今收录弟子,皆是从山下各座皇朝古国推选而出的弟子中挑拣,虽然依旧恪守着贫苦家庭子嗣占半的底线,但也因此闹出几场轰动一时之事,给素有青天白日美誉的道门蒙上一层难以抹去的污痕。
“三神君,出身皇朝世家,心性良善不假,但也自带几分圆滑,在四大弟子中也是最如鱼得水的一位,最令骑牛老道诧异的一次,是这位三神君搬来一堆金银珠宝,摆在道主面前,洋洋得意指着一地刺目黄白,声称皆是后辈弟子诚心孝敬,还请师父收下,道主当时想了想,一袖揽之,留下四字,下不为例!”骑牛老道至今回忆起当时道主真身脸上的神色,依旧分辨不出喜怒哀乐,情愫波动。
“道爷,这酒水给您温一下,滋味会好喝许多!”酒肆掌柜一直在盯防着骑牛老道,生怕这位喝饮三壶酒水的大主顾抹嘴溜之大吉,五两银子的买卖,本就赚不得多少,再撞上跑路的,可真就赔到了家,若是再被家里伶牙俐齿的婆媳知道,晚上上不上得床,可就是很值得商榷的事情喽!
骑牛老道点头一笑,递过手里因为思绪翻飞而已经凉透的酒水,笑道:“掌柜的,这做生意的,都能如你这般良善,我们这些外地过客也就算是有福之人了!”
“嘿嘿,自家生意自家做,管不得他人如何,但自己做好便是!”掌柜笑着将酒壶搁进温水中温热,趁着这档子空闲,话匣子也就不由自主打开了:“道爷,看你这身装扮,也是走南闯北的江湖人,喝过的酒水恐怕比在下酿造的还要多,能尝出酒水的好坏,要不然会花五两银子连喝三壶,对不对?”
掌柜这一番话,说的已经是炉火纯青,粗中有细,先将骑牛老道吹捧到天上,再不露痕迹说出重点五两银子的点题之言,既令顾客心情舒畅,也有提醒之意,不得不说这掌柜做生意委实是一把好手!
“喝过的酒水确实不少,但也是良莠淆杂,有者是酒里兑水,滋味欠佳,有甚者干脆水里参酒,喝上去更是寡淡,算来算去,这二两醉也能算是酒中前几的位置了!”骑牛老道说着,顺手在沉甸甸的衣袖上拢了拢,发出一阵清脆悦耳之声。
掌柜走来递上酒水,眉开眼笑,问道:“道爷既然酒量大,不妨敞开肚子喝便是,酒肆酒水管够!”
骑牛老道点点头:“放心,不多饮两杯,铁定是不会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