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掌司示意之下,贞锦依与纾锦宛手拉着手轻轻走近这架屏风,互相都感觉到对方手中微微的汗意。
这传说中绞索绣罗锦,比书中所记还要华美。
正对面看时,原本雪白却因岁月冲刷已有些泛黄的底子,经线相绞,质地疏松透明,并呈现出连续不断菱形凸起的纹路。
上面的织花是前汉时常见的细纹缠枝花叶,花与叶用不同的颜色织出,甚至不同的花朵也使用了不一样的颜色,配色古朴,初看不甚华彩,细品却精细而有贵气。
更妙的是,从侧面看去,由不同的角度,能看到罗锦上的光泽闪烁变幻,似月光之下的水面细漪,又如山中云雾沐浴初阳时的微霓。
看着窗边在斜阳照射中光彩奇异的绞罗锦,屋中人即使有之前已经看到过此锦的,也不由得现出惊叹之意。
黎掌司绕着桌屏转了半圈,回身对黎安民道:“叔叔,看了这锦,侄儿方知何谓光华陆离,这绞罗绣锦真乃巧夺天工。”
黎安民摸着没胡子的下巴,看看那锦,再看看贞锦依,道一声:“你们细瞧瞧,咱家还有公务。”
说罢当真同几个内侍往西边的屋里处理公务去了。
他一走,屋中气压似乎松了几分,贞锦依与纾锦宛放大了胆子,凑得更近一些,几乎鼻尖都要抵上去了。
除了观赏花色,她们更关注的还是那些纹路的走向,上上下下来回看,眼皮都不舍得眨一下。
看到兴头处,纾锦宛忍不住用手指着上面的纹路:“锦依你看,这两条经线应是互绕之后,再从这里与那两条交错过去,如同穿绞索一般。”
贞锦依应道:“和我们之前挽花的法子是一样的,只是经索更多些。”
杨内侍忙小声提醒:“两位娘子留神些。”
黎掌司忽地想起一事,对留在屋里侍候的一个小内监道:“你去把叔叔看书用的水晶镜子拿来。”
小内监答应一声,忙转身出去,不一时取了柄黑木镶边的透明圆镜,看看黎安民的眼色,双手递到贞锦依面前。
贞锦依一见吃了一惊:“这不是放大镜么?”
黎掌司笑道:“你也知这镜子可以放大?看书时用最不费眼。我想贞娘子你们看这样细的纱线,用这个最好。”
想不到这个时候古人已经制出了放大镜,贞锦依也不及多生感叹,接过来对着屏风上的织花细细又看了一番。
黎掌司也知这东西过于贵重,不敢开口说要借回去慢慢看,只得由着她们在这里反复观摩。
黎安民倒是不来催他们。但看到对面来办事的走了几拔,堂屋中安静下来,黎掌司也有些待不住,便上前提醒。
贞锦依这才将放大镜捧还给旁边的小内监,拉了纾锦宛,跟着黎掌司去西侧屋,向黎安民行礼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