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内心封闭、一脸高冷的张宁,谁人都有一种生人勿进的感觉。
表哥越兮一直对郭宽挑眉瞪眼,看郭宽不搭理他,立即与郭宽勾肩搭背站在一起,
“表弟,没想到你打仗风流两不误,厉害啊!快教你表哥两招。”
被表哥弄得一脸黑线,郭宽撒腿就跑,决定远离众人好奇的目光。
“小荷找人去照顾宁小姐。”
跑前还不忘给郭欢一个眼神,郭欢心领神会,立马吩咐两名亲卫监视张宁,以防她偷偷溜走。
舟车劳顿的郭宽,回到陈留郭家也不拿自己当客人,并没有让三叔大排宴宴,而是独自回卧房休憩。
有些疲惫的郭宽因为见到亲人,所以也有些兴奋。
本来困倦的他却在榻上辗转反侧,思绪翻飞。
应了《诗经》的话,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郭宽的脑子里当然都是我们的宁仙子了。
当年政治超高分的他,自然知道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可是这事还真不是人力可为。
突然,郭宽想起一件事有可能成为转机。
卢植被宦官构陷,被押解洛阳,如果换帅的的情况下,自己能不能带张宁走一遭广宗呢?
立即起身准备告诉张宁的郭宽,最后还是忍住了,如果这事成了空欢喜可能对张宁的打击会更大了。
复而躺下的郭宽,思绪又来到了郭家的建设道路上。
曾经的自己因为前身才决定振兴郭家,可是感受到三叔、容伯、小荷、表哥等等郭家的亲人对自己的爱,自己也慢慢融入郭家,成为了集体的一份子。
发展郭家自然要尽心尽力。
可是前世的记忆中,郭家在三国魏晋中并没有任何名人,想必历史的车轮中,郭家已经快到了青黄不接的一代。
唯一出色的郭嘉此刻自己还没寻到,是不是阳翟郭家还真不好说。
所以发展郭家私学一定要花费极大的心血力量才行。
第二日醒来郭宽精神满满,昨日的思考他已经定下了郭家的基本发展战略。
也就是他所谓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即郭家要以发展家族经学为中心,商业、农业两手抓,全面发展整个郭家。
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早早的就来到了三叔的书房。
“见过三叔。”
“呵呵,是宽儿来了,昨日可休息的好?”
郭宽也跪坐下来,“倒是让三叔操心,小侄一切安好。”
“宽儿,来陈留之后有何打算?”
“与外公有言,于仲夏之时回阳翟,全心治学。此间两三个月,便在陈留读书做事。”
“做事?”
郭胤对于侄子的能力非常认可,听到他要做事也不禁好奇。
“让三叔见笑了,我观颍川缘何名士辈出,皆因荀、陈、韩、钟等望族,大力开展私学,建立颍川书院。
而我郭家同样经学传家,自然也要在私学上多下些功夫。”
郭胤没有出仕,是为了管理整个郭家,对于郭宽的提议他自然认真思考起来。
“可是我郭氏藏书不多,又难以寻到博学的西席,恐怕这私学难以办好。”
郭宽早有定计,微笑说到:
“朱中郎将赠我经书百卷,不必担忧。至于西席,小侄相信有钱能让鬼推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