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才是感慨最深的,毕竟三人之中只有他真真正正的体会了党锢给士人带了何等的灾难。
“唉,与二位贤弟一般,我自幼同样读圣贤书,七岁那年,却从旁人处得知,荀氏不得为官。
我虽年幼,那时仍有满腔抱负,愿为我大汉百姓做出一番功绩。
可是不能出仕,读这些圣贤书又有何用,我有的叔伯因为党锢而死,有的被禁锢终生。
幼年心中,甚至有恨,为什么皇帝对于我荀氏的拳拳赤子视而不见?
如今我最大的抱负也许就是让朝堂清明,让..让..”
荀彧犹豫了一下,最后说到,
“让天下再没有昏君。”
荀彧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些大逆不道,但是看向郭宽兄弟二人,却发现他们眼色如常,仿佛自己说的不是皇帝而是隔壁的邻居而已。
“你俩...”
郭宽看到荀彧的样子,有些好笑,
“文若兄,难不成怕我二人将你今日之言告诉你岳丈大人?”
郭嘉在一旁听了,笑的前仰后合,那叫一个夸张。
荀彧也被郭宽搞得恼怒,他岳丈是中常侍唐衡,颍川士人一直多有诟病。
没想到这郭宽赤裸裸的提了出来,要不是荀彧脾气好,早就离席了。
郭宽也有点后悔,自己喝点酒说话就没把门的了。
这要是因为一句话,把荀彧得罪了,那可真是太...
为了亡羊补牢,郭宽赶紧说到,
“文若兄,你袒露心言,我与奉孝深感五内。刚才不过是戏言,勿要生气。
观文若,小弟还有言相谏,嫂夫人乃中常侍之女,然中常侍早亡,寄于荀家不易。
文若与嫂夫人已结好合,同旁人看低嫂夫人,岂不是绝其活路?”
荀彧被郭宽说的哑口无言,他一直觉得与唐衡结姻亲,是他一生之辱,却从没想到自己身边人十多年来生活艰难。
想到她被自己和族人讨厌,却从未抱怨,一直孝顺父母更胜自己。
荀彧一时百感交集,竟然泪洒当场。
起身向郭宽作揖,
“彧,受教了。”
郭宽看到荀彧对自己感谢,也有点不好意思,毕竟是因为自己多嘴才发生的事情。
郭嘉再一次扮演了“和事佬”,我和文若均与弟“赤裸相见”,难道你还想藏私不成?
既然畅谈理想,郭宽自然不会落后。
“四年前,家父病重于我身前呕血而死。
弟仍不能忘当日家父临终嘱托,‘愿吾儿鹏程万里,振兴郭家。’
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不全慈父重托。
不过,经年努力,如今郭家终有所起色,但真正论及自己抱负,还当是与一女子之承诺。”
荀彧和郭嘉有些震惊了,郭宽十三四岁就建功立业,要不是太过年轻,难以服众,恐怕早被提拔以重任。
但他真正的抱负竟然是与一个女子的承诺?
说话打的郭宽同样有些分神,因为他想起了香踪难觅的张宁,
自己还欠她一个承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