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书院的夫子都是各大家族的博学之士,堪称颍川梁柱。
今日给郭宽等人授课的夫子出身舞阳韩氏,是赢长韩韶的长子韩融。
在颍川可是享有盛名,,学识更是渊博。
韩融入了大堂,也不理睬堂下诸学子,拿起惊堂木,啪的一声拍在了条案之上。
刹那间,原来喧嚣的大堂,突然鸦雀无声。
郭宽坐在蒲垫上,恍然间回到了前世的课堂,回到了黑板白墙的学生时代。
前世的郭宽受到的是更开放更自由的教育,对于国人的书院教育,他还是有些看不上的。
电视剧里,清一色的老夫子带着一旁梳着辫子的小屁孩,摇头晃脑,之乎者也。
腐儒、腐儒,并不是没有道理。
可是,当他真真正正的坐在书院的讲堂里,却有别样的感受。
与他想象中的古板守旧不同,韩融所学博杂,讲解经义的时候,经常加入自己的观点。
特别是能够联系实际,善于举例论证,反倒觉得更加通俗易懂。
郭宽越听,越觉得津津有味....
今日,韩融讲解的五经中的《书》,郭宽在诵读的时候,随着古代士子的独特韵律,阴阳顿挫,反而有趣。
不知不觉,晌午一晃而过,大堂内也想起了“下课铃”。
原来,韩融取小槌轻轻敲击铜钟,表示已经下课。
颍川书院的课程并不繁重,晌午一个半时辰,中午半个时辰午饭以及调整。
下午一般属于个人自习时间。
但是今日,有所不同。
因为是刚刚开课,下午的时间韩融进行了一个小测验。
午饭的时间比较短暂,匆匆忙忙吃完饭后,几人又来到了学堂。
不一会儿,韩融也走进讲堂。
“天下动乱结束,如今书院也恢复讲学。
不过,不知各位学子在家是否依旧发奋读书,勤学不缀。
故今日,便审一审你们的文章,书院坚持以时事论经义,今日大家的命题就以...”
韩融笑了笑,
“我知道你们肯定会以为,本夫子要求诸位以‘黄巾乱’命题。”
底下很多老学子都脸色一变,因为他们懂得书院的规矩和套路,已经早作准备。
只有郭宽这样的新人,才会懵懵懂懂就来了...
“可是我偏偏不让你们如意,圣上在皇宫以及洛阳大兴土木,修建排水设施。
今日我们便以此为题,望诸位可得佳文一篇。”
郭宽看着韩融狡黠的笑脸,有些好气又好笑。
虽然韩融有些调皮,显得可爱,但是以灵帝兴建排水系统写篇文章,这有点太难了吧。
郭宽也有点好奇,这汉灵帝还能修建排水系统?
他并不知道的是,灵帝这个皇帝虽然昏庸无能,但是他也有擅长、也有好的一面。
汉灵帝刘宏虽然纵容宦官、外戚祸乱朝政,但是他本人文采斐然,但是非常喜欢建筑艺术,和朱厚照有的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