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相信,在这个时代,只有他的目光,才能穿透历史的迷雾,把握住民族的命运,创造民族的辉煌和荣耀。
在这个孤寂的夜晚,他想了很多很多,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大叫,有时咆哮,只是宣泄着内心中的不安和彷徨。
屋内的环儿蜷缩着身子躺在床脚处,心中很是害怕。她从未见过秦汉有如此失态和狂躁的时候,这让她畏惧和迷茫。她不知道能做什么,她也什么都不敢去做。
情绪如同一阵风,来的迅急,去得悄然。
秦汉知道,这种情绪是难以避免的。常言说的好: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他本是和平年代的普通人,多年苦读上了211大学,学习中文专业,毕业后在社会上打拼两年,再考名校的法律硕士。毕业之后,他做了律师。
见惯了夫妻之间的离合,当年的海誓山盟,今因利益却闹得头破血流。
见惯了企业间的龌龊,签约时漂亮话、场面话满天飞,事后欠款不还硬生生拖垮对方。
见惯了父母亡子女仇的漠然,为了一套房产,兄弟姐妹阋于墙,鸡飞狗跳,老死不相往来。
至于其他鸡鸣狗盗、坑蒙拐骗、行凶事故之类的案件,他也接触不少。
多年经办案件的经验告诉他:人性并不崇高,也不低劣,只是顺着利益的指向标前行。在有的人眼中,亲情高于利益,而在有的人眼中,利益高于一切。
把亲情和道德放在首位的,失去了很多,幸不幸福只需看本心是否变化。失去感愈强,愈不幸福。反而那些拼死力争利益的人,日子大都过得很舒坦、很滋润。
这无关报应和道德,就是生活中的现实。
在世俗利益纠葛中打转了多年的小律师,虽然周旋于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却从未干过架、伤过人。
而今,他居然要拿起刀枪,领着兄弟们去战天、战地、战人、战空气,这种环境以及心理落差让他很是惶恐。
这几天,他绞尽脑汁地收人心、谋发展、强基础、拓空间,无不体现他居安思危的洞察力。
这份洞察力来自于他对历史的模糊记忆,无论是五胡乱华,还是北方十六国纷争,想一想都让人绝望。
所以,他不停地为自己打气,以民族大义激励自己,不放松、不懈怠,努力前行。
他知道,长岛太小,自己的根基太浅。想要大发展,必须先经略辽东,无疑,这会与西晋朝廷相抗,还要防备鲜卑等族群的袭扰。
重压之下的他,居然欲令智昏,居想要强迫顾秋言,达到既留人,又留心的策划。
只可惜,被现代思维主导的他,过于顾忌女性的心理和感受,临门一脚时居然怂了。
对秦汉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情感上的沉重打击。再掺杂着最近几天的忧思和焦虑,他的情绪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