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建康城中朱雀大街街心处的这座二层楼房外立面还在做着粉饰,可杨凌跟随石当一走进楼中,却惊讶地发现,这座楼房简直就是一座现成的高档酒楼,楼里雕梁画栋、帷幔屏风,甚至几案坐榻,可谓是一应俱全。底层显然是酒楼的大厅,看面积足足二三百平米,除了装典得十分华丽的柜台之外,大厅中井然有致地摆放着五六十张几案,足够容纳二三百人同时在大厅内就餐。
唐介休是在酒楼二层的一间包间里等候和杨凌会面的,杨凌踏着木制楼梯走上二楼,只见二楼的景象又与一楼不同,长长的走廊只排列着不到十个包间。杨凌根据酒楼底层的面积暗自估算,二层的每个包间面积恐怕都在三十平米以上,由此进而猜测,包间里的消费水平想必一定很高,在包间里用餐的客人决不会只吃五文钱一碗的汤饼吧。
除了唐介休之外,还有一人陪坐在二层的包间里等候与杨凌见面。杨凌走进包间,与唐介休见面寒喧之余,禁不住转头打量了此人两眼,只记下了此人一脸灿烂的笑容,而对他的五官相貌没有留下任何印象:这人长得实在太过普通了些,随便和几个人站在一起,就很难找出他来。可他脸上露出的笑容却真的能用灿烂两个字加以形容,甚至令人一见之下,会不自觉地产生如沐春风般温暖的感觉。
杨凌正在暗自惊讶于此人相貌如此寻常,而笑容却如此灿烂时,就听唐介休向他引见此人道:“杨凌,这位是蒙享蒙先生,江南数一数二的大厨。”
梦想?这人的名字也挺别致!
难怪唐介休要开这么一座大酒楼,原来他早就请到了这位蒙大厨啊!
既然唐介休请到了据说是江南数一数二的蒙大厨,又何必要和自己这个小小的驿站伙夫合伙开汤饼馆呢?
一时间,面对这位有着一副灿烂笑容的蒙大厨,杨凌似有所悟,同时又心怀不解,感到头脑有些发懵了。
“杨凌小兄弟,这边坐。”蒙享客气又不失亲近地请杨凌坐到他身边,转向唐介休感叹地说道,“没想到小兄弟这么年轻,看来我真的是老了。”
“蒙先生,你别瞧杨凌年仅十六七岁,他煮制的汤饼即连如裴大夫这样的当世名士尝过之后也赞不绝口呢。”唐介休误以为蒙享在反话正说,因看杨凌年轻,不相信他就是自己请来的另一位大厨,忙陪笑向他解释道。
唐介休最初给杨凌的印象是官派十足,此时见他对待这位蒙大厨却十分地恭敬、周到,不免心生惊讶,又因听唐介休向蒙享说到朝散大夫裴矩奉旨巡视岭南时曾在谷窿驿吃过自己煮制的汤饼一事,遂脱口问道:“唐先生怎知裴大夫吃过我煮制的汤饼?”
“啊,裴大夫与我至交好友,在我临来江南前曾向我提起过,称赞你煮制的汤饼与他在长安、东都等地所吃过的汤饼皆有所不同,是靠一双手抻出面叶下锅煮制而成的,较关中、中原一带刀切出的面更加筋道、有味儿。这也是我邀请你们母子来建康入伙开店的主要原因。”唐介休不无得意地向杨凌强调他与当世名士裴矩是至交好友道。
杨凌这才省悟到,白申那日急吼吼地派了名帮厨小子去天目湖畔传自己回驿,很可能是唐介休一到平陵驿下榻,就点名要吃自己煮的汤饼的缘故,也才明白了唐介休是因裴矩的推荐,且亲口品尝过自己煮制的汤饼,才要入伙他们母子的汤饼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