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我怎么觉得你神神经经的,别人对我们没有什么意图,倒成了你担心的地方。”张米吃的很是餍足,抚着肚子,满意的半躺在座位。
几人都是常年在外,不经常在家吃饭的人,饭局的菜,却都是简单的烹调,却很有家的味道的美食。
麻辣虾只是用豆瓣酱,糖与干辣椒和虾炒制,虾壳酥脆都可以入口,甜辣更是让人停不下下来。而虾仁炒蛋更是最常吃的家常菜,切了些嫩芹菜丁,和幼嫩的鸡蛋,脆韧的虾仁,只放一点细盐就足矣美味。而清蒸螃蟹,炒虾
玉籽听张米这么说,想着他说的也有道理“也是,走一步算一步吧。”
离几人住的酒店就在眼前,玉籽转弯就把车停在小王旁边,几人楼,玉籽看李思然哼着歌往江浚泽房间去,给他送打包的菜。
玉籽很累,叫众人来复盘,江浚泽并没有过来,复盘复到一半,就头点桌面,打起了瞌睡。
“玉导”李思然轻轻点了点桌子,玉籽却没有醒。
“咱们要不先走吧,玉导眼圈乌青,困得不行了。”
“盘才复了一半,玉导生气了怎么办?”卫一风不敢,但看着张米和李思然都在收拾东西,自己也不敢久留,拿着自己的电脑和相机,跟在张米身后离开。
李思然轻轻地拍了拍玉籽,玉籽半梦半醒,脑子也模糊了起来“怎,怎么了?”
“玉导,去床睡吧。”玉籽听李思然这么说,脚下用力,如同踩在棉花似的,跌跌撞撞,在李思然的搀扶下,一把扑在床,整个人松了一口气,转了个身就又睡着了。
李思然给玉籽脱了鞋,外套,松了头发,盖好被子。又保存好玉籽正在看的素材,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看见江浚泽正开门要出去。
“江炮,你去哪里?”
“我让焦通来接我,我现在就要走了。”说着,江浚泽把自己的行李从房间里拽了出来。
“这都几点了,焦胖来了再回去,天就要亮了。”焦胖是粉丝们给焦通取得外号,以往江浚泽发脾气,只有焦通可以按得住他,久了,粉丝们也都十分喜欢江浚泽的这个经纪人。
“那我自己坐飞机回去”说着,江浚泽从外衣口袋里,拿出口罩和帽子,准备下楼去拦车去最近的机场。
‘“这小地方,那里还有飞机。江炮,你这走了,也不跟玉导说一声,她今天开了一天的车,还工作到现在,你就别给她添麻烦了。”李思然拉着江浚泽的箱子,不让他走。
“麻烦?”江浚泽皱眉,从李思然手里,夺过自己的箱子,转身就离开了。
玉籽睡得熟,李思然并没有打扰她,等她知道江浚泽走了,已经第二天早了。
玉籽坐在床,气的头疼,然后拿出电话,打电话给焦通,焦通四点多在机场接回来,把他送回家,刚准备躺下休息,就接到了玉籽的电话。
接了电话,就听玉籽问“江大少爷到家了吗?”
“刚送回去,正在家里睡觉呢。”焦通有些疲倦的一手那电话,一手揉眼。
“你也跟着跑了一夜,辛苦了。”玉籽慢慢的站了起来,伸着懒腰把具体发生的事情,跟焦通说了一遍。
“这么说,你的处理办法确实是最好的。”
“我已经跟宋律沟通过了,你不用担心他那边了。”玉籽扶着自己的脑袋,往放电脑的桌子走去。
“好,我知道了。”焦通一听宋律已经知道,而且也同意了玉籽的做法,立刻松了一口气。
“那这几天就让江浚泽休息吧,他那个小女朋友,想约会你也给他安排安排啊。”玉籽说完,就觉得自己是不是多管闲事了,比较是别人的事。
“别提了,那小丫头片子想公布恋情,但是宋律拦着。现在浚泽和她闹得很僵,约会?不去娱记那里捅出来就不错了。”说起江浚泽的恋情,焦通就有一肚子的气。
“好吧,那怎么办也是江浚泽的私事,他自己心里有主意就行,那我就先挂了,你好好休息。”
“好”焦通听玉籽那边挂断了电话,自己也一下子躺在床,累的不过片刻就睡着了。
玉籽思来想去,觉得有点抱歉,对焦通,甚至对江浚泽都有一点,转念想到了个办法。
第一天的拍摄,照例是繁忙的,这次依然由卫一风主镜,而玉籽从旁补镜,这是带新人最好的办法。两个人一前一后,配合倒也默契,因为玉籽拍摄的都是直镜,不用人跟着,卫一风依然绑着护具,由随队而来的助理李勇拉着他。
张米和另一个助手陈凡坐船,到观湖的另一边开始拍全镜和无人机高处的拍摄,架设的两个近景摄像机也一早搭设好,玉籽看着左右前后,都准备好了,心中安定,开始专心做自己手的工作。
尽管玉籽已经看了不少官湖村的照片,有些是网络收集的,有些是李思然采风时拍回来了,但是真的站在村口的时候,还真的超出了玉籽的想象。
这无疑是个十分有钱的村子。毕竟这观湖周长五十多公里,物产丰富,因为山脉的阻隔,只有少数的村落,靠观湖吃饭。
这里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两层甚至更高的楼房,经过统一的规划,这些楼房从外观和形制,都不尽相似,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价值不菲的轿车,住在这里,和观澜无波的观湖作伴,更像是一处慢节奏生活,养生之所。这里的人过得都很是富庶,也难怪他们对新农业,发展等事不感兴趣。
玉籽看着,真觉得自己狭隘了,一直觉得这里会是个小渔村的模样,殊不知如同那种由小渔村而演化的大都市,不到四十年已经翻天覆地。
今日无风,多云的天气也还算晴朗,渔船往来如梭,村里的渔民都有自己的渔场,每日开着船,去自家渔场喂捕鱼虾,螃蟹都养在用箱笼围起来的圈子里,每日添食喂养,螃蟹每年夏末开始出湖,可以一直出到过年,鱼虾拉到岸,就有人来收,螃蟹更是供不应求,就从村民的立场来讲,只要自家的产出可以卖出,还管他什么其他的。
这么想着,一行人到了村长家里,村长家在村东头,从北边走有条小路,离村长家最近,从村口进去,几分钟就会走到村长家里。
此时,村长家里已经坐满了人,看见玉籽来了,都推推嚷嚷,有人还拿出手机拍摄,却被迎出来的村长制止,本来拍摄地点定在村子的办公场所的,但是玉籽觉得那样太正式了,所以就安排到了家中。
张村长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在外省大学,大儿子已经成家,昨天吃饭的农家乐,也是他在管理,刚进院子,一个三岁多的小孩子,在张村长的太太宝姨抱着,支着手让玉籽抱他。
玉籽接过这个胖嘟嘟的小男孩,揽在手里沉甸甸的,那小男孩一点也不认生,用短短的手环住玉籽的脖子,口水拉拉的流,玉籽拈着他下巴下面的帕子,轻轻地给他擦了。
“这个是我大儿子的儿子,小名叫阿久,是个自来熟,来,阿久,别让弄脏了阿姨的东西,来,咱们屋里坐。”宝姨引着几人,往堂屋走去。
那阿久也不哭闹,任由奶奶接了过去,张村长给几人倒了茶,玉籽递从金霞村买的鲜茶礼盒,几人坐好,找了个光线好的地方,架设好了机器,卫一风在前面拍摄,李思然在一边采访,而玉籽看着显示屏,适时地补着角度。
其实采访起来,也拍摄了一个半小时就可以结束的,景观还有村里的人其他的采访,倒是麻烦和琐碎,一直到太阳西斜,还有好几个人没有采访,玉籽有些没尽兴,但是采访的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有的要回家做饭,有的还要去收拾自家的鱼获,玉籽也就作罢,站在村里的码头,看着远处的灯火。
这里的码头,和村口大路边的那座码头,乍一看是一样的,只是这处的要比那个大一些,这里的船只也更加繁忙一些。点了亮灯,看得见前路。
此时并不是收获的时候,渔船并不繁忙,此时都已经回了港,湖面只有一两只晚归的渔船。湖面设有导航用的灯塔,这里不比海面,用不了那种高耸的灯塔,只是几只浮萍样的飘灯,互相连接,好似星点。
玉籽听着轰鸣的马达声由远而近,好似又有新的船靠岸,玉籽手里的摄影机夜视最佳,拉近距离,可以看见随着水波漂泊的渔船,好似自有一番禅意。
玉籽心情不佳,船错开玉籽站的方向,从码头另一边抛下了锚,她也就收了相机,关了机,对跟在她身后的卫一风和李思然说“在外面的摄影机都好好检查,我们几个就拍到这里。”
“玉导,张米还没回来。”卫一风四下看着,玉籽一边收相机,一边指了指前面“他不刚下船吗?”
“你的这只MA-60,真的不负它夜拍之王的称号,这湖面这么暗,你都看的见是我。”张米有些疲倦,提着自己的相机包蹒跚的走来。
几人一道往车边走,车停的也不远,坐车后,玉籽正要启动车子,却发现车盖前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