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美云看了看任苇手中的书,大为惊叹:“哇,任老师,你还在读英文书?好多年前,我的英语和老师一起失踪了。”她边说边将刊有自己散文的报纸递给了任苇。
这首散文诗的题目为《苹果》,任苇看上一眼就喜欢,这样的题目直白简洁,不故作高深,很吸引人眼球。
任苇问了一句:“您为何以苹果为主题?”
许美云的脸上爬上了红晕,语言也生动起来:“前几年,这儿的学生每晚都有夜宵,大多时候每人发一个苹果,可他们不大爱吃,很多苹果被扔进了垃圾桶,那些浑身创伤且流脓的苹果,我看了很心疼,便想到了我家乡的苹果,也想到了自己。”
任苇明白了,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苹果,实则是在描绘一颗流浪的心,她不由得认真读了起来:
它们不是一棵树上的,但它们都是苹果。这足够让它们彼此关心,足够让它们团结,身子挨着身子,互相取暖,头紧紧靠着头,相互芬芳。
它们不像榴莲,自己那么臭不可闻,还长出一身恶刺,防着别人,它们也不像杨梅,外表鲜艳,但尖酸的扎人。
大老远就能看到它们在微笑,等你走近了,它们的脸都红了,像记忆中邻村那个少女,温柔美丽,默默无语。它们不像樱桃,红的妖娆,也不像草莓,红的轻佻,它们干净健康、纯朴善良,它们当中最优秀的,总是站在最显眼的地方,接受城市严格的挑选。
它们是苹果中的幸运儿,它们是苹果中的骄傲者,因为有那么多的苹果,一生未能进城,一生没走出乡下。
过年了,我从他们中挑选几个,最想家的苹果,带回老家,让它们去看看,大雪纷飞中,白发苍苍的爹娘。
看完最后“爹娘”二字,任苇的泪差点落下,你的大雪纷飞之中还有爹娘的等候,我的爹娘早已和泥土融为一体。任苇说:“许姐,我喜欢你诗中富有深意的意境,欣赏最后一段的抒情,惊叹你文章的立意。我们都是来自不同地方的苹果,但愿每一个苹果都有它最完美的结局。”
许美云说:“我现在的小说已有三万多字了,题目是《外婆》,我是外婆抚养成人的,凭着记忆,每天有空我就写一点儿,但我不会用电脑,只能用笔写,打好草稿后再修改,最后还要重抄一次,每天只能写千字左右,好累的,有时,真想放弃。”她长吁口气。
“坚持吧,千万不要停下来,否则前功尽弃。与冷冰冰的物质生活相比,文化的素养更容易让人产生认恋。你能写,说明你有悟性,有生活的积累和沉淀,凭我的见解,你的《苹果》,有些系的大学生也写不出来。”任苇给了她鼓励。
“真的?”许美云兴奋无比,她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评价她,有种受宠若惊之感,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骄傲。“任老师,你平时尽量不和同事们谈什么时政和历史,只谈美食和时装就行。”
“为何?”
“如果你这样做的话,结果会使你众叛离亲。因为,当你有了观点之后,你就有了敌人;你懂得越多,懂你的人必将越少。这是我多年生活老师的经验之谈。”
面对许美云的肺腑之言,她在洗耳恭听。
“任老师,看得出来,你学富五车,才高斗,听说你也是外地人,为何流落在这儿做生活老师?”
任苇也想和盘托出,但觉时候没到,只是嘴角轻轻一牵,算是回了礼,连眼睛都没有移过来,还盯着报纸。流浪也是一种告别,告别的原因,有的可付诸言表,有的则难于言表。被迫言表,只是搪塞,不想搪塞,只好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