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建成用御笔书写的,是泰安元年第一个水坝,所以李建成就用年号来给水坝命名。
作为水坝建成后第一个路人,李建成走在前面,看着平整的水泥路面,不时用脚用力地踩了踩,啧啧稀奇。
看到水坝两边都设立一个亭子,李建成疑惑地问道:“这亭子怎么这么乘凉都容不下几个人,不妥,还是做宽一些吧。”
杜言一听,赶紧解释说道:“陛下,这亭子不是给路人乘凉的,而是收费站。”高度路都有收费站,这水坝也得有不是?
朝庭修建这个水坝可是花了不少钱的,怎么得也收点费用不是。
“收费站?难道你小子还打算收费不成?”听到收费站三个字,李建成马上知道杜言这是想要收钱,有些生气地看着杜言。
杜言接着说道:“那是肯定,朝庭花费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这个水坝,本来是用来用水坝用的,现在多了一个桥的功能,怎么也得收点过路费吧?”
“臣附议”户问尚书崔令说道。
“嗯?都掉钱眼里了,你杜言可不缺钱吧,朕可是知道你手下有五味楼,再加上餐巾纸跟煤球三个产业的收入,只怕现在长安的公子哥里,你是最有钱的了。”
“陛下,这个可不是入臣的腰包,这个是让户问收的。”先讲明白,这可不是自己的私人产业。
“那也不成,官不与民争利。”
李建成还想说什么,杜言接着解释说道:“陛下,臣没打算收普通百姓的钱,路人过是不收费的,只有牛车马车等拉货的车才收,也不多,就一趟五文钱。”
“嗯这样啊那好吧。”李建成见到只收货车的钱,也就放心不计较了。
那些商贾逐利,做的是空手套白狼的买卖,他们有的是钱,收了就收了吧,只要普通百姓没收就成。
再说朕现在的朝庭也是缺钱。
一趟才五文钱,李建成没指望这个过路费能有多少。
看着对方一点不在乎的样子,杜言笑了笑。
知道你们没在意,可是渭水两岸来往的客商这么多,加上从西域丝绸之路过来的商人,一天好几百上千趟,一年下来,嘿嘿。
可惜了,这个下蛋的公鸡没能入工部,被户问那边抢了去了,理由也很充公:所有的纳税都理应由他们户问来,从来没有工部收税的说法。
没办法,规则就在那里,自己也不能破了规则不是?不然别人会说自己视宠而骄。
“陛下圣明”户问尚书崔令听到李建成的允许后点赞地说道,很快两个亭子就有户问派过来的官员坐在里面,开始对过水坝的牛车马车客商进行收费。
李建成视察了一下这个在自己坚持下修建起来的水坝后就回宫了,杜言也跟着回去。
水坝的事情告了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