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上是一米八宽、三米长的大炕,从东到西,五口人住绰绰有余。炕上铺着芦苇席子,又干净、又透灰、又光整,我爱极了这铺大炕!
原房主离开时,院子里还有一间半比地震房都要好的正经小房和漆黑的带着反锁功能的大铁门,我们刚搬进去时觉得这个院子太高大尚了、太好了,喜欢得不得了!
可是好景不长,没几天妈妈考虑到我们的住人问题已经解决了(也就是空间够住了,不需要另一个小房存放东西或者住人),就没有答应对方想要把他们家的院内东西卖给我们家的请求。
于是,对方将院中的小房扒了拆走了,同时拆走的还有那高大的带反锁功能的黑色大铁门。
从那以后,拆后的院子两个成直角的面既没有院墙又没有大门,我们的妈妈和爸爸就用木材沿原来的院墙边界线上钉了数个木桩,又用八号线铁丝将木桩缠绕围了起来,形成了我们家独特的具有极强通透性的院墙,铁丝网不是很密,上面又没有刺弦,扒拉扒拉铁丝线人都能够从外面钻进来。
同样,我们家的大门就是那种最简单的大门,没有门框子,一块铁板一边绑在木头上用折页钉在绑着铁丝的木桩上,另一边用铁丝做成了一个环,从铁板的孔中穿过,和另一个木桩上的铁丝相扣,就可以关上或者锁上我们家的院门了。
在这种院子里生活,我们的安全真的很成问题的,这种院子几乎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那种。如果有人想要进来的话,那就是不费吹灰之力。这也为我们日后的生活埋下了安全隐患。
好在现在我们家穷得什么东西都没有,也就少了贼人的光顾和惦记了。
不过,我觉得妈妈和爸爸对待我们的这个新家还是有点儿太糊弄、太不负责任了,东西是丢不成了,可是还有我们孩子呢?我们孩子不应该是爸爸和妈妈的最重要的宝贝吗?在这种安全有隐患的状态下生活,如果我们孩子一旦出了什么事儿,爸爸和妈妈难道不会后悔吗?到那时,后悔药可没处买啊!
就这样,我们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很快,爸爸和妈妈就为我办理了转学手续,我就在南灵山小学上了六年级,是六年一班,班主任是邓老师。
南灵山小学在我们房区的南边,中间还隔着一个什么房区,我们家几乎是整个南灵山小学所辖学区最北端了,再往北面就属于北灵小学的学区了。我每天上学要走上十几分钟的路程。
重新来到一个新的学校,同学们和老师都是新的,面对这全新的一切,确实挺考验我的适应能力的,可是我不怕,我都已经习惯了,我自从两周岁时起就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这种新环境竟让我有着小小的雀跃和兴奋。我知道我的一切又都得清零,我人生的这副牌又重新洗过了,我必须重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创我的新生活的未来。
但是有一点是好的,就是他们都不知道我的底细,不会再看我如盲流子一样的带着严重的偏见瞧不起,所以,他们对我相对来说会比较客气一些。
我要的就是这份客气,我要在这种客客气气的氛围中完成自己的学业,努力向上。
该我往上冲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