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过了大半个时辰,就到了仁德乡,几名里正急忙上前来迎接。
前面也介绍过,此时的乡已虚化,虽然有乡这个地名存在,不过却没有乡长,而是由五名里正共同联署负责。
这是朝廷为了防止乡长权力过大而采取的必要措施,毕竟管理一个乡五百户人可不简单,官吏很容易产生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
何况当时偏远的地方,一个县可能还没有这么多人。
……
现场一片凄凉,烟雾缭绕,若干道士在做法事。
五十多岁的王里正有些忧伤的说道:“真是可怜呀,总共十五条壮汉一瞬间就这么没了,其中有三家人父子都在里面,这对他们可是灭顶之灾……”
他在几名里正当中年龄最大,乡中的工作都是由他在张罗,这是唐代用人的制度之一,也就是让资格最老的人管理同级的人员
(PS:同级的官员也是这种管理制度,比如资格最老的首席侍御史就是主管御史台日常事务)
张大象听完他的介绍,又问了那十几家人的情况,这些人都是二三十岁的壮劳力,也都是府兵,在下番回来之后,除了种地就是挖煤赚些零用钱,谁想到遇到如此大的祸事。
而且他们家中好多都是四五个小孩,没有了家中顶梁柱之后,其处境可想而知。
可怜!张大象心中暗自感叹道。
“王里正,今日我带了些钱来,就每户给一千钱,表示我的一点小心意,让他们度过眼前的困境!”
张大象说完,随后让令史邓雍帮着几位里正处理一下这事。
啊?众人一听,很有些惊讶,因为张大象也不是地方官,和这些人几乎没什么关系,突然之间拿出这么“大”一笔钱给亡者家,很令他们感到意外。
“小人代十几户百姓感谢张大郎,祝大郎万事顺利,全家安康!”王里正满脸感激。
“没什么,对了,你把矿主找过来,我想详细了解下这矿洞的情况!”
他刚才转了转,发现这煤炭的煤质非常好,又看了旁边有人烧煤做饭的火炉,发现这应该是主焦煤。
主焦煤因为发热量大,相关化学指标合适,可用来炼焦炭,然后再用它来炼铁炼钢。
“遵命!”
很快,杨矿主就被叫了过来,经过他的介绍,张大象得知这煤矿一年也就生产二百吨煤左右,当然,这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大煤矿。
然后他又问了一下几名尸体尚存死者的情况,基本上可以肯定是瓦斯爆炸引发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威力非常大,爆炸中心点的温度可以超过两千摄氏度,几乎可以摧毁一切,能找到几具尸体实属不易。
至于这里的采矿方式,是采用非常原始的单洞地下前进式开采。
张大象听完他的介绍之后,猛然之间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干脆把这个煤矿再搞大一点,与炼钢厂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