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的那群书生啊。原来是谋划着要去宫门口喊冤。啧啧,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呐。”李史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
“李史,你再这样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我真的要生气了!”
“好好好,我不说话了。咱们赶紧去宫门口看看吧。”
越到宫门口的方向行人就越多。看来来看热闹的人不少啊。
此时宫门口侍卫增加了几倍,围绕着宫墙,面对着前方严阵以待。而在这侍卫的刀剑指向的方向,以三公为首,后面跪坐了约三百名太学生。以太尉为首,端坐着,手向上举着一叠奏章,高声喊道:“皇甫规以余寇未绝之名入罪,实属奸人鬼魅伎俩,还请皇上明察。我大汉朝……”围绕着跪坐的太学生,拥挤推搡的行人都伸长着脖子望着,但是自发地空出一个间隔,没有人敢靠得太近。其间众人议论纷纷,言语嘈杂喧闹。
李史带着不显挤进人群里,在你推我挤之后终于偕不显挤到了最前面。
“三公果然都在此。”
不显伸长脖子,“最前面那三人分别就是太尉、司空和司徒?”
“正是。皇甫大人的事情,朝中清流到底是不能视若无睹了。”
“为什么没有其他朝中大臣,只有太学生?难道其他大臣都不敢来?”
李史看了一眼不显,“你伤着脖子,不是伤着脑子吧。全体大臣再来,你这是要逼宫呢还是造反呐?”
不显有些赧然,“也是哈。那这些太学生来有什么用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太学生代表的是所有读书人的想法。这皇上能不管百姓怎么想,还能真的就不管这天底下所有读书人的想法吗?”
“你的意思是,有用?”
李史沉吟不语。
”喂,问你呢?”
“咱们这皇上实在是太过率性而为,这还真说不准。”
“诶,李史,你说都隔这么远,我们这么问人呐。”
“问什么?哦,皇甫大人的案子是谁定的案呐。你回去直接问你师父不就好了?”
“我怎么可能这么大逆不道,那这样的东西去污蔑我师父?”
“你既然知道是污蔑,那你还问什么啊?”李史仔细打理着宫门发现,看里面有没有人出来。
“肯定不是我师父,但是我得找出证据,回去好骂刚才那人!”
“哎呀,等你回去人早没了,总不能人一直在原地等着你去骂他吧。不显,我发现你今天出门好像忘记带东西了。”
“什么?”不显不明所以。
李史指了指脑袋。
不显白了他一眼,一脚踹了过去。李史被踹一脚,险些站不稳。正当此时,不显突然被人从后面拉了一把向后退去。李史一惊,迅速反应过来,伸手拉住不显的一只胳膊。
不显回头望去,惊呼,“徐户,你怎么在这里?”
李史听到是徐户,也放下心来,往后望,果然是他,“我说你怎么也不出声,突然出现,真的很吓人。”
“我喊了你们的,是你们没听见。”
不显:“徐户,皇甫大人真的被罚去左校服苦役了吗?”
“是。而且,这个案子是由荀大人上奏审定的。”
不显一脸震惊,“怎,怎么会呢?”
李史倒是没太惊讶,歪着脑袋思考着。
徐户沉默不语。
“一定是有什么原因的。徐户,你要相信我师父。”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皇甫大人确实是去了左校了。”
“一定是有原因的。今天等师父回来,我就帮你问。你不要一开始就胡思乱想!”
徐户:“我先看看今日有三公和几百太学生,能不能劝皇上放了大人。至于荀公子那么是什么缘由要上奏快速审结案子,我不知道,也没时间去理会。”
不显急了,“哎哟,我说你怎么这样,你认识我师父多久了?你不会不相信他吧。”
“不显,事实摆在眼前的。其实,自从荀公子决定留在洛阳的时候,我们就不是一路人了。或许荀公子有什么苦衷,或者他有什么别的缘由,但是总归,我们是被舍弃的一边了。现在,或许为了其他目的,荀公子要舍弃更多的东西呢?”
“不可能,人心再怎么能变,我师父都不会变的。不管师父会舍弃什么,我师父都不会舍弃仁义良知的。我不同你讲了,你在这里慢慢等吧。李史,我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