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老爷如今一颗心都在夫人身上,根本不屑搭理他,炙热的目光看了夫人几眼,才收敛了神色看向薛瑶,躬身一拜:“盛某当时看走了眼,实在是有愧。感念薛姑娘不计较,为贱内治好了病。大恩大德,盛某无以为报。多谢!”
薛瑶知道盛老爷这番话是真心的,她连忙伸手扶住他,笑着道:“薛瑶与夫人有缘,为她治病当时也是要了报酬的,盛老爷无需太过客气。”
薛瑶做人一向很干脆、利落,是非恩怨分的很清楚。
盛宏自然记得他当时答应过薛瑶的承诺,站直身道:“盛某记得做出的承诺,现在夫人的病已痊愈,姑娘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了。”
薛瑶这些日子其实一直在犹豫,但是,这次来了盛府后,她倒是另辟蹊径下了决心。
“盛老爷,薛瑶的要求很简单,请您收舍弟为学生。”
这要求,对盛宏真的是再简单不过了。
盛宏夫妻俩谁都没想到薛瑶会提这个要求,其实,就凭她为盛夫人治好了病,随口说一声,哪怕薛文韬是个傻子,他们夫妻俩都不会拒绝他。可是,她竟然把这个当成了索要的报酬。
这丫头,实在是太直了。
盛夫人都为她感到惋惜,但又觉得很欣慰,至少,证明她没有看错人。所以,不由得提醒她道:“薛姑娘,你不要点别的?”
随便提点别的,那也好啊!
薛瑶却是淡定的摇头,坚持道:“文韬从小爱读书,我没送他去学堂时,他总是去旁听。八岁入学,短短两月有余,先生已经夸他比上了两年学的孩子要强。他也聪明,也爱学习,所以,我只想向盛老爷讨个机会留给他。”
她决定了,等薛文韬在留山镇考上童生了再送到盛府来跟着盛老爷求学,那时候,她肯定已经不会仅仅是个默默无名的乡下丫头了。
盛老爷接触过薛文韬,对他印象不错,比刚刚出去的陈焕好多了。他见薛瑶很重视在意这个弟弟,很干脆的便答应了她的要求,一点没有觉得为难。
最初的时候,他隐隐就有这种猜想,但是又觉得不太可能。
想想以前那些沽名钓誉的“神医”,就没两个人是不图名不图利的。
盛夫人见这事儿就这么定了,高兴的很,拉着薛瑶出去吃午饭,说着下午去逛长宁县的事。
薛瑶来了三次长宁县,第一次是薛文韬害怕,急忙回去了,没有好好逛逛;第二次,她惦记着家里的薛文韬,给盛夫人施针完就急着回去了。这一次,家里现在有薛大山在,倒也不怕了,她打算好好逛一逛这长宁县城。
长宁县独一无二的番薯宴,曾听盛管家说的津津有味,她倒是想去试试。
薛瑶是真的想要好好逛逛,可谁知道,盛夫人暗地里安排了别的事呢!
二人领着两个丫鬟和小厮逛完布庄、首饰店后,走累了便去茶楼歇歇脚。凑巧的是,遇到了刘夫人以及她的儿子。
刘夫人用完薛瑶卖给她的胭脂膏,比别的几位夫人吸收好,整个人像是脱胎换骨一般。四十出头的人,十足年轻了七八岁,竟是引的刘老爷这几晚都留在了她房里。
她对薛瑶的大恩大德感激不尽,所以,听了盛夫人的意思后,当然是求之不得。
如果家里娶回这么个妙人儿,那还不羡煞其他府邸的夫人公子?
乡下出身发什么?她婆婆都还出自乡野呢,那不照样撑起了整个刘府,养育出了几个有出息的儿子?
刘夫人看见薛瑶,连忙几步上前,热情的拉住了她的手,一张脸笑的比花儿还灿烂:“薛姑娘,遇见你真的是太有缘了。”话落,不等薛瑶作出反应,她又侧头对身后的年轻人道:“子谦,还不赶紧跟薛姑娘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