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林宴“是为殿试后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始于宋代。宋太祖规定,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由于赐宴都是在著名的琼林苑举行,“琼林苑“是设在宋京汴京(今开封)城西的皇家花园。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以前,在琼林苑宴请新及第的进士,故该宴有“琼林宴“之称。《宋史乐志四》又载:“政和二年,赐贡士闻喜于辟雍,仍用雅乐,罢琼林苑宴。“所以政和二年以后,又改称“闻喜宴“。元、明、清三代,又称“恩荣宴“。虽名称不同,其仪式内容大致不变,仍可统称“琼林宴“。据载,辽也曾设宴招待新科进士,地点在内果园或礼部,但也沿袭宋人,称之为“琼林宴“。
宋朝状元文天祥曾有一首《御赐琼林宴恭和诗》描写琼林宴盛况:“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
“鹰扬宴“是武科考乡试放榜后而设的宴会。清制,武乡试放榜后,考官和考中武举者要共同参宴庆贺,其宴就叫“鹰扬宴“。清吴荣光《吾学录贡举》载:“武乡试揭晓翼日,燕(宴)监射主考执事各官及武举于顺天府,曰鹰扬燕(宴),仪与鹿鸣燕(宴)同。“
所谓“鹰扬“,乃是威武如鹰之飞扬之意,取自《诗经》“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大意是颂扬太公望的威德如鹰之飞扬)“之句。鹰扬既是对新科武举人的勉励,又是考官们的自诩。
“会武宴“是武科考殿试放榜后举行的宴会。古代科举,自唐开始,武科殿试放榜后都要在兵部为武科新进士举行宴会,以示庆贺,名曰“会武宴“。这在清吴荣光的《吾学录贡举》中也有记载:“《通礼》武殿试传胪后,燕(宴)有事各官暨诸进士于兵部,曰会武燕(宴)。“清梁章钜《浪迹丛谈武生武举》也云:“文称鹿鸣宴,武称鹰扬宴,人皆知之;文进士称恩荣宴,而武进士称会武宴,则罕有知者。“
武科殿试不同于武科乡试,故会武宴的规模比鹰扬宴要气派得多,排场浩大,群英聚会,盛况空前。
在封建时代,学子们不仅把这种宴会当做殊荣,而且更重要的是当做学术地位、任职高低的一种标志。尽管与宴者是少数人,但对大多士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都视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奋力追求。
……
刘降龙和于梦夕也无时无刻不在观望着京城的消息。
张展鹰说:“尹骥被封为宣王,尹源被封为熇王。太子入殿辅政,帮陛下处理一些朝中的事务。我们这些人啊,好像销声匿迹了一般,朝堂上听不到我们的名字,现在连江湖上也听不到喽。”
“其实想暗杀我的人多的是。”刘降龙说:“幸亏这封虹是赵掌门的地盘。”
“不过这么说来,于县令也够厉害,天下第一高手给他当师爷,能不厉害吗?”
“如今京城风云变幻,我和梦夕身上的诅咒未解开,并不是个回京城的好时候,我现在还需要等,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