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归功于苏绫前世的文学素养,她除了音乐外最爱的就是文学了,若不是因为原主对于这个世界本身的历史人物的理解不够深刻,让他无法基于这个世界的历史情况对诗词进行更准确的理解,怕是连古诗词鉴赏都不会被扣分。
赵婉玲压下心中的惊异,有些期待的看向了苏绫的作文,毕竟这次题目便是因为苏绫才出的。
然而,作文的第一句题记顿时就让她惊讶的合不拢嘴,正是那一句极富哲理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赵婉玲口中不断喃喃着这两句古诗,其中的意境与哲理直接浮上心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好诗啊!!”就在赵婉玲下意识的念叨这两句诗的时候,却被旁边的一名老教师听到,顿时惊喜的看向了赵婉玲,有些急切的开口问道,“赵老师,你这两句诗是哪个诗人写的?叫什么名字?上下句都是什么?”
赵婉玲看向开口的老教师,这人叫做元中平,在洛海中学已经教了四十年书了,即便在整个西城的教育界也是极其有名的名师,此刻却是一脸如获至宝的样子,办公室里其他几名老师听到动静,都转头看了过来。
“这……我也不知道?”赵婉玲有些迟疑的说道。
“什么?那你怎么念出来的?”那老师有些急道,这两句诗写的太好了,他平时最喜古诗词,闲余时间都拿来阅读古诗词了,哪怕是一些偏僻的诗句,他也都有所耳闻,而这两句诗如此富含哲理,却从来没听过,这让他不禁心下如猫抓似的痒痒。
“这是我班里一个学生作文里写的。”赵婉玲如实回道。
“赵老师你拿手机搜搜这两句诗。”听到赵婉玲的话,办公室里另一名语文老师立马建议道,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肯定能搜到的。
听到那老师的建议,赵婉玲立马拿出手机,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了诗句,然而返回的结果却是全然不相关的诗句,顿时让她神色一滞。
“怎么样赵老师?”元中平赶忙问道。
“没有……”
“没有?”听到赵婉玲的话,元中平有些不信,而后自己拿出手机搜索了起来,他虽然上了年纪,但也算与时俱进,智能手机也还是会用的。
然而返回的结果却没有一句是与这两句诗有关的。
“真的没有……”元中平神色震惊的开口。
“不会吧?”办公室里的其他几名老师也不信邪的搜索了起来,然而最终结果却都是一样。
“赵老师,把那学生的作文给我看看。”元中平对着赵婉玲开口道。
赵婉玲听到后便将苏绫的卷子递了过去,大约六七分钟后,元中平却是湿了眼眶。
“怪不得,怪不得这孩子能写出这种诗句,唉……真是让人心疼啊,赵老师,这篇作文我觉得可以直接给满分。”元中平放下卷子,揉了揉眼角开口说道。
听到他的话办公室里的老师顿时惊讶的长大了嘴,元中平可是出了名的严厉,对文章的要求简直苛刻,别说是满分了,五十分能上四十的就够厉害的了,此时却是直接给了满分?
这一下子就让其他老师坐不住了,纷纷起身要看看这个学生到底写了什么作文,短短600字左右的作文能让元中平都说直接满分。
一番传阅之后,办公室里的气氛顿时有些压抑了起来。
“唉……这孩子坚强的让人心疼。”一名老师开口道,“赵老师,我也觉得这份作文能给满分。”
“其实,我觉得就凭那两句原创古诗就够给满分了。”另一名老师开口道,元中平听到后心下大为赞同。
而此时赵婉玲才接过卷子,怀着十分好奇的心情阅读了起来,几分钟后,她不禁心中一疼,眼中也流下了泪水。
苏绫写的便是在失去父母那黑暗的一个月里原主苏绫的心路历程,那一个月的绝望被她压缩至极短的600字内,用那超高的文笔将原主心中的至深的悲哀写的淋漓尽致,却在最后结尾的短短几十字里提到自己的‘新生’,在那先前的六百字的压抑之后,那几十字的新生便显得如此之可贵,让人心中情难自抑的对作者最后表现出的坚强升起无尽心疼与怜惜,最后回归到那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上,让读者对作者从绝望中走出,在伤痛中重生后散发的光芒心生钦佩。
赵婉玲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不再言语,拿起红笔在苏绫的作文上利落的写上了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