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心里比较中意那家大概距离十公里的酒店,但是想想,办公室主任要比我熟悉情况,虽然说卫生问题他们可以解决,但是大货车司机住宿然后早起,肯定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加上来往公司接送的问题,都是必须考虑的,虽然村上那家的条件要差一点,但是路途近,有什么事情比较方便解决。
于是最后,我们就在村上那家酒店订了三间房。
房子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是我心里总有些担忧,不希望他们像上次其他机构的人员那样,觉得那家酒店实在是无法入住,希望住到县城去,这样的话,就又会衍生出其他问题。
把这些情况跟谭总汇报完以后,她说,那就这样吧,先住下来,如果他们实在是抵触,那就再说吧。后来,她想了想又说,房子是订下了,可是哪三个去住又成了问题,并让我好好合计合计。
我把招待室的房间粗略地画出来,并标上目前正在入住的人员名字,经过统计后发现,如果三大机构各派一人住酒店是最公平的选择,谁也不得罪,但也意味着,每一家的人员都分开在住,如果只让其中的一家的三位人员去住酒店,又显得厚此薄彼,总之挺棘手。
我想起以前在天捷的时候,赵姐是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多容易啊,只需要每年在固定的时间内和协议酒店签合同,每次公司接待有住宿要求的时候,她并不需要到现场去,只需要提前打电话预定就可以了,至于结账就更不用说了,采用月结的方式,公司财务用对公账户划款过去,发票也是采取邮寄的方式,根本没有取发票和报账的流程,想想真是便捷。那时候的我也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负责接待,不需要具体安排食宿,只是做一做接待方案,还有那些繁琐的沟通事项,我一概都不用沾边,因为我们的分管领导说,要给我腾出时间来写大部头的报告和编辑、审核会议议案。在海源,这些事情似乎已经离我很远了,也许这就是民营企业和有国企背景企业的差别,一个只是追求利润,一个却还注重文字材料。
事到如今,我也不去纠结到底哪些人住招待室,哪些人住酒店了,他们自己决定吧,就像书阳说的,实在不行,就石头剪刀布决定吧。
至于住过几天以后,他们抱怨我们接待不周,那也都是我的问题,谭总可以把责任都往我这边推,将来无论是在村上附近换一家酒店,还是去县城住,总归都有一个缓冲的空间,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自己是光杆司令,很多时候,尤其是跟人打交道的时候,需要有一个背锅侠的存在,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当我还在职场里,就一定要有这样的自觉,背背锅又何妨,小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