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成稍微不好,就得以野菜杂草充饥。
饿死人,卖儿卖女,都是长年常有的事。
刘羲早在他们开挖的时候,就命人在路边架起了一口口大锅。
添水生火,每口锅里放下一星半点的白米。
然后命人将挖出来的红薯拿过来两筐,洗净之后,切成小块,投入锅里。
当田里还没挖到一小半的时候,锅中的红薯就已经熟了。
刘羲取了碗来,自己盛了半碗,然后让劳作的人每人过来取走一碗。
就连路边观看的百姓跟路人,都可以任意取用。
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快速地把红薯给推广开来。
诸葛亮他们一行人也去凑了个热闹,每人端了一小碗过来。
他们喝了一口米粥,软糯甘甜,那红薯入口即化,软绵绵的,味道很好,又十分果腹。
所有人交口称赞。
他们讨论着红薯的产量,看这架势,只怕有上千斤不止。
在农官秤过一亩地的产量之后,高声喊道:“红薯亩产五千斤!”
“亩产五千斤!”
“亩产五千斤!”
所有的百姓都高声叫喊,兴奋得颤抖起来。
就连那些世家豪强们也都十分地开心兴奋。
民以食为天,这样的高产粮食,无论如何称赞都不为过!
“爹啊,娘啊,你们看到了吗?孩儿再也不会挨饿了!你们要是还活着多好啊!”
“呜呜,我苦命的儿啊!要是这红薯早出现两年,你也不会饿死了!”
有的百姓想起了饿死的亲人,不禁捧着碗嚎啕大哭起来。
特别是屯田卫的士兵,他们大多是流民出身,因此更加感同身受。
一时间哭声震天。
哭过之后,所有人都向着刘羲行大拜之礼,很多百姓甚至三跪九叩。
“万岁!刘使君万岁!”
所有人放声高呼。
“万岁”一词,自明朝之后才成为皇帝的专属。
不过即使如此,这个词语在这个时代也是很少用的,只用于真正的隆重场合。
有汉之记载,只有冠军侯霍去病俘虏匈奴王庭贵族之时,军士们高呼“万岁”。
此乃极高之殊荣。
见到红薯高产,没有出现水土不服,刘羲才满意地离去。
他离开后,所有的百姓自发地加入了收割队伍中,帮忙收获这样红薯。
每个人像似挖取比黄金还珍贵的珍宝一般,小心翼翼。
诸葛玄叹道:“刘使君凭着这些高产作物,可以称作当世圣贤了。”
有此功勋,刘羲的声望必定达到顶点,立地成圣。
一行人进入奉高城中才逐渐地平复心情,奉高城内,一排排的房屋鳞次栉比。
高楼林立,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华景象。
城内不断有士卒巡逻,热闹喧嚣,却没有丝毫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