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东莱府城遇到有才一家,姜黄也是顿感意外,原本不辞而别算得上是他心中的一块石头,如今有了解释的机会,心中自然舒服很多,石头落了地,心情也跟着好起来。
“俺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了呢。”
“怎么会,一辈子那么长呢。”做出一副安慰的神情,姜黄说道。
“姜黄,你真的在学府里当杂役吗?”
“是啊。”
“那你认识教祭言的师傅吗?”
“额。。”姜黄被他这么问,忽的想起有才来东莱的目的。“认识啊,怎么,要拜师吗?”
“俺,俺不知道能不能拜师,今日和爹爹去问过,说是要懂什么引动五行灵气之法,才能旁听,可是这些。。。先生都没有教过。”
“哈,这样啊,明日我帮你打听打听。”姜黄说,这事他大概有数,之前在杏花村那种信息闭塞的地方,学到的祭言几乎都是老版本的,哪有什么五行之分。小有才不明白五行引动之法,也在情理之中。
“恩,谢谢!。。会不会为难你啊?”
“和我还说什么为难,包在我身上了。不过我发现,你怎么变得这么客气了?跟谁学的礼数?”
“俺娘让俺多读书,还从书坊买了好些书。她说你肯定比老村正有本事,听他的不如听你的。”
“听我的?我说什么了?”
“知识改变命运啊!”
“哎呦我去。。。”姜黄讪笑出声,想不到过年时候自己胡扯的几句话,有才娘真的听了进去。不仅转变了她自己的教育思路,还投入到了实践当中来。这可真是。。。
“那你读了那么些书,以后想干嘛?还砍柴吗?”姜黄还记得刚穿越来时见到的小有才,他最大的目标就是砍遍青云山。
“不不不,俺要学你,俺要挣多多的钱,给俺爹和俺娘盖房。”
“卖糖的钱不够用吗?”
“够是够,可俺心里不踏实,怕过几年就有人学会了。”
“嘿嘿,你还知道居安思危了。不过这制糖的法子,也确实不是什么长久之计,我想想哈。。”
想起在钰塔磨器台做的那盏灵石灯,姜黄有些意动,那东西比起油灯来贵不了多少,发出的光亮可是不小的。要是有才能学会,那就真能当个长期事业来做了。
可是用的祭言。。。
【灯火辉煌】
词典上记载的这个词,出自明朝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这让姜黄发现的时候很是不解,一直以来词典中自带的词都是清代以及近代的,从来没出现过明朝的词。有鉴于此,他查遍祭院中的典籍都未找见这个人,这样的疑惑便一直藏在了心里。
直到前些天问起坤老,见他毫不知情的模样姜黄才恍然大悟。
冯梦龙此时还未成名,书也未流传开来!
由此可见,这应当是一本明末才得以成书的典籍,是以词典中才会收录进去。
这从某个方面来说,是极好的。
比如说这个祭言没有人能够仿冒。不存在被盗版的风险。
可是有利就有弊,至少就传授方面来说,他就不知道该如何将这个没被大众所认可的词变为祭言,再传授给有才。
这类词可不像那些复制来的祭言一样清楚明了。比如怎样调用灵气、怎样引导灵气走向,若是自己想要教给别人,只能靠自己摸索。
可是由始至终,自己释放祭言时不过是充当了一个道具的角色,灵气怎么引动自己根本毫不知情,如何去教别人?
这可怎么办?闹钟那玩意制作工序太麻烦,小有才不一定能学会。其他的东西,自己还没研究透彻,交给他也没用。
难不成教他炼丹?可是想要成丹哪有那么容易,别说炼丹了,就是教他做冰糖葫芦,都有些顾虑。
糖熬久了还发苦呢,更何况炼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