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鉴宝直播间 > 第608章 镇会之宝

第608章 镇会之宝

讲完这些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唐老带大家去看看,他们书协里面的镇会之宝。

可当大家看到那幅作品之后,略有失望,因为那只是一幅残损的作品。

“没搞错吧?就这?”

“楷书吗?就不知道是谁书写的。”

“都说是镇会之宝,那肯定是书圣的吧?”

“王羲之?想多了,王羲之就没有真迹遗传下来,以前听说日本有,但后来被证实,那是临摹的。”

……

看到直播间大家的议论声,胡杨跟大家说道:“眼前这幅作品,大家肯定听说过,三国时期,著名才子曹植的作品洛神赋。”

话音刚落,直播间的议论声更多。

“曹植的才华,我不怀疑,可是他的书法,能作为镇会之宝?”

“啧!看不起人家曹植的书法?你怎么知道人家的书法不行?”

“老曹家还是很厉害的。”

……

胡杨接着说道:“大家听我说完呀!内容是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可书写它的人是东晋时期的王献之。

大家也知道,王献之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仅次于他的老爸王羲之,号称小书圣。

以前,我们也谈过关于他的墨宝,比如鸭头丸帖、中秋帖这些闻名千古的作品。中秋帖更是被誉为传世作品中,三大墨宝之一。

而他的洛神赋十三行,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洛神赋十三行原迹为麻笺本,入宋残损,南宋贾似道先得九行,后又续得四行,刻于似碧玉的佳石上,世称“玉版十三行“。

后石佚,至明万历间,在杭州葛岭半闲堂旧址复得,归陆梦鹤、翁嵩年。清康熙间入内府,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此石流入民间。流传下来的刻本为宋代根据真迹上石的拓本,包括“碧玉版本“和“白玉版本“两种,其中“碧玉版本“较好,它于明万历年间在杭州西湖葛岭的半闲堂旧址出土,文革前存上海博物馆,现藏首都博物馆。白玉版本嘉庆三年毁于乾清宫火灾。

洛神赋是王献之的小楷作品,据说王献之好写洛神赋,写过不只一本。南宋时残存十三行,真迹今已不复存在。

眼前的这一幅作品,用笔挺拔有力,风格秀美,结体宽敞舒展。字中的撇捺等笔画往往伸展得很长,但并不轻浮软弱,笔力运送到笔画末端,遒劲有力,神采飞扬。字体匀称和谐,各部分的组合中,又有细微而生动的变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行距变化自然。

事实上,洛神赋十三行墨迹在宋元时流传有两本一为晋麻笺,在元代初期归书家赵孟頫所得,定为王献之真迹。一为唐硬黄纸,后有柳公权等人题跋,赵孟頫定为唐人摹本,后人疑即柳公权所临。

“所以说,这是南宋贾似道得到的那幅残损版?”有人问道。

假如是这样的话,作为镇会之宝,确实足够了。

“大家现在看到的,只有九行,残损了四行。从纸质来看,是麻笺本,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麻纸,属于东晋时期流行的纸张。

根据我对纸张的断代,它应该是魏晋时期的产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77,从拒绝村花开始逆转人生玄天神医针破苍穹抛夫弃子求真爱,被白月光渣了你找我?1961饥荒:从打猎开始,带领全家致富!重生1931,我有一座军事仓库大院人家我的人生无限抉择被女知青抛弃后,我靠打猎走上人生巅峰谁说当舔狗蠢啊,当舔狗可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