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会引起内部的争论,是因为死者端木衍本人。端木衍是年三十岁,不,应该是二十九岁。因为十一月二十四日,才是他年满三十岁的生日。端木衍死前已患有淋巴癌,据其主治医师的乐观估计,他最多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所以,这便牵扯出了本案的第二个疑点,谁会去杀死一个时日无多的濒死之人?
除了他自己!
这也是我当时的观点,但反驳我的理由也很充分,就是我们在现场没有发现任何的、哪怕是疑似的凶器!我们尝试了各种死者手持弩箭射杀自己的可能,但都因为缺少必要的条件而被否决了。借助辅助工具虽然理论上成立,而且我们也在现场找到了两处疑似外力支点的痕迹,但最后同样也被否决了。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没有发现凶器!
这里我有必要介绍一下这根弩箭,这种圆锥状无尾短矢,俗称猎兔矢。据传是在十八世纪中期,由当时殖民印度郭尔喀地区的英国人带回欧洲的。之后与扁头矢、三棱矢、飞翅矢等不同种类的无尾羽矢箭,成为贵族狩猎时常用的一种弩箭。但其机括原理,还是源自于我国古代的隋唐时期。
现在这种弩箭一直未被列为竞技类的比赛项目,原因便是缺点明显:精度低、射程短、难掌握等。但优点也有不少,易携带、可折叠、可连发。其中折叠功能是后工业时代的改良设计,在目前欧洲的贵族圈子中依旧很流行。我们分析了当时最先进的改良版本,最后确定其有效射程不到三十米。
实验时我们对实际有效射程的界定,采用的衡量标准是自行设定的:既穿透猪肉的附骨肌肉组织三公分。所以尸检后我们估算,现场的实际射击距离在八到十米之间。而这个距离之内,我们在现场发现了一处可以作为支点的固定物,冷却机组水塔。并且在其固定支架上,发现了两处疑似固定时留下的摩擦痕迹。
但这一切都无法作为证明死者存在自杀可能的证据,还是那个根本原因---没有发现凶器。不过在此我倒是对宋立成案的细节有个推测,那个女性杀手之所以能将经验丰富的男性杀手逼退,这把能连发的手弩,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能查到的公开资料显示,改良版的折叠手弩,单击后重新上弦的速度不到一秒。弦距只有十八公分,全部外展也不足二十二公分。而且重量很轻,空弦状态只有一点三六公斤。女杀手能够悄无声息的潜入现场并进行抵近射击,身手好是其一,手弩的轻便、易携带,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再说回端木衍的案子,我们在后续的调查中发现,端木衍本人,便是这起疑似凶杀案件的第三个疑点!
端木衍的家族有恶性肿瘤遗传史,且近代的发病时间还在不断提前。端木衍大学时期留学英国,主修近代建筑学,除喜好攀岩外再无其他业余爱好。
二零一一年,端木衍的父亲去世,尚未完成学业的端木衍遂回国定居。次年,其母也因意外离世。二零一二年十月,端木衍进入沪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就职,直至一五年六月发病后辞职。
其后端木衍回到本市肿瘤医院就医,并意外死亡。这期间发生了几个违背常理的小细节,我们姑且称之为疑点吧?首先,端木衍在沪市设计院属于高聘人才,享有全面的医疗保障。且沪市的医疗水平要远远高于本市,但端木衍却主动推却了一切的优待条件。其次端木衍回到本市后没有第一时间就医,而是在自行变卖名下的所有财产之后,联系律师安排自己的后事。
案发后我们联系了他的律师焦自华,据焦律师讲,端木衍没有婚配,而且也再无其他直系亲属帮其料理后事。所以端木衍将其中的一部分财产,提前支付了自己的丧葬费用。而另一部分财产则是以基金委托的方式,对其家族墓地进行修葺和照料,时效五十年。所以我们据此推断,端木衍其实是在知道自己的病情之后,便已经决定接受现实,等待死亡。
没有爱恨情仇,没有名利纠纷,甚至连身后之事都要自己亲自料理。试问一下,这种人自杀的可能性,是否要远高于被人谋杀的可能推测?但这一切终究也只是可能而已,关键证据的缺失使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变成了无用功。而我当初对此案的唯一贡献,就是确定了这起案件的存档编号而已。”
肖魏的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容,他喝了口茶,随后将目光转向贺少杰,“还记得死者的那块电子表吗?你当时对我说,这款看似普通的电子表价值不菲,是卡西欧纪念款手表中的精品。而且还是限量版中的指针式电子表,比你的那块飞亚达还要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