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早晨,书生的仆人真的如同倩的那般死去。
宁采臣怕燕赤霞外出,早早把他请来。辰时后就备下酒菜,留意观察燕赤霞的举止,并约他在一个屋里睡觉。
燕赤霞推辞自己性情孤癖,爱清静。
宁采臣不听,硬把他的行李搬过来。
燕赤霞没办法,只得把床搬过来,并嘱咐:我知道你是个大丈夫,很仰慕你。有些隐衷,很难一下子清楚。希望你不要翻看我的箱子包袱,否则,对我们两人都不利!
宁采臣恭敬地答应,完两人都躺下。
燕赤霞把箱子放在窗台上,往枕头上一躺,不多时鼾声如雷。
宁采臣睡不着,将近一更时,窗子外边隐隐约约有人影。
一会儿,那影子靠近窗子向里偷看,目光闪闪。
宁采臣害怕,正想呼喊燕赤霞,忽然有个东西冲破箱子,直飞出去,像一匹耀眼的白练,撞断了窗上的石棂,倏然一射又马上返回箱中,像闪电似地熄灭了。
燕赤霞警觉地起来,宁采臣装睡偷偷地看着。
燕赤霞搬过箱子查看了一遍,拿出一件东西,对着月光闻闻看看。
宁采臣见那东西白光晶莹,有二寸来长,宽如一韭菜叶。
燕赤霞看完了,又结结实实地包了好几层,仍然放进箱子里,自言自语:什么老妖魔,竟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来弄坏箱子!
接着又躺下了。
宁采臣大为惊奇,起来问燕赤霞,并把刚才见到的情景告诉他。
燕赤霞:既然我们交情已深,不能再隐瞒,我是个剑客。刚才要不是窗户上的石棂,那妖魔当时就死了。虽然没死,也受伤了。
宁采臣问:你藏的是什么东西?
燕赤霞:是剑。刚才闻了闻它,有妖魔的气味。
宁采臣想接过来看一看,燕赤霞也痛快的地拿出来给他看,原来真是把莹莹闪光的剑。
于是更加敬重燕赤霞。
亮后,发现窗户外边果真有血迹。
宁采臣按照与倩的约定,出寺往北走去,只见荒坟累累中,果然有棵白杨树,树上有个乌鸦巢。
等心中打好主意,宁采臣便收拾行装准备回去。
燕赤霞为他饯行送别,情谊很是恳切深厚。他把一个破皮囊赠送给宁采臣,:这是剑袋,好好珍藏,可以避邪驱鬼。
宁采臣想跟他学剑术,燕赤霞:像你这样有信义、又刚直的人,是可以作剑客的,但你是富贵中人,不是这条道中之人。
宁采臣托词有个妹妹葬在这里,挖掘出那女子的尸骨,收敛起来,用衣、被包好,租船回家了。
宁生的书房靠着荒野,他就在那儿营造坟墓,把倩葬在了书房外面。
祭奠的时候,他祈祷:怜你是个孤魂,把你葬在书房边,相互听得见歌声和哭声,不再受雄鬼的欺凌。请你饮一杯浆水,算不得清洁甘美,愿你不要嫌弃。
祷告完了就要回去。
这时后边有人喊他:请你慢点,等我一起走!
宁采臣回头一看,原来是倩。
倩欢喜地谢他:你这样讲信义,我就是死十次,也不能报答你!请让我跟你回去,拜见公婆,给你做婢妾都不后悔。
宁采臣细细地看她,白里透红的肌肤,如同细笋的一双脚,白一看,更加艳丽娇嫩,于是,宁采臣就同她一块来到书房,嘱咐她坐着稍等一会儿,自己先进去禀告母亲。
母亲听了很惊愕,这时宁采臣的妻子已病了很久,母亲告诫他不要走漏风声,怕吓坏了他的妻子。
倒完,倩已经轻盈地走进来,跪拜在地上。
宁采臣:这就是倩。
母亲惊恐地看着她,不知如何是好。
倩对母亲,女儿飘然一身,远离父母兄弟,承蒙公子照顾,恩泽深厚。愿意作婢妾,来报答公子的恩情。
母亲见她温柔秀美,十分可爱,才敢同她讲话,:娘子看得起我儿,老身十分喜欢。但我这一生就这一个儿子,还指望他传宗接代,不敢让他娶个鬼媳妇。
倩:女儿确实没有二心,我是九泉下的人,既然不能得到母亲的信任,请让我把公子当兄长侍奉。跟着老母亲,早晚伺候您,怎么样?
母亲怜惜她的诚意,答应了。
倩便想拜见嫂子,母亲托词她有病,倩便没有去又立即进了厨房,代替母亲料理饮食,出来进去,像早就住熟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