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书房内,有几个身影相互落座。
待群臣离开后,王莽就带着几位心腹来到了这里,几人并无醉意。如王匡一样,他一喝酒便有些脸红,他的儿子自然遗传了这方面的基因。
王莽在上首,给两人一个眼神:“明日,我还会向太皇太后进言,令汝等为风俗使者,以分行天下,览观风俗。”
分行天下,览观风俗,正是他准备实行“复古改制”的造势之举。
陈崇试探道:“此番去南方,崇且除了‘分行天下,览观风俗’,是否寻找那‘李少君’?”
王莽倒也存在着理智,分得清,孰轻孰重,点头道:“李少君之事不急,只是携带之事,重点还是汝自身的职责。”
“除此外,我今叫你们来,是想说那黄河移道之事。”
甄邯似是想起了什么,在王莽说完后,当先言道:“可是安汉公在元始元年便与家翁提及的那事。”
私底下,为了表示亲近,甄邯亦将王莽称之为安汉公。
“正是,元始元年,黄河途径南边的河道已有溢出的迹象,而今得道人警示,不可不防,我那六子已上书言此事,汝等明日便如此……”
清晨,王匡洗漱完毕,见厨房已备好了饭食,匆匆吃了去。
经过厨娘的打听,得知父亲昨晚一夜未睡,早在半个时辰前差人送了一碗稀粥,以添肚子。
阿福像个鬼一样的,不知何时来到了王匡身边,提醒道:“小郎早饭可以多吃些,这大朝会每次可是会持续数个时辰。”
“匡晓的了。”
“小郎且不用太着急,刚刚主人说了,今日你与他一同乘车前往未央宫。”
王匡点了点头,他吃完后,整理好衣冠,接着在门房处等候。
天是麻麻黑,看时辰差不多刚过寅时,不过凌晨三点半左右。
等王莽走出来的时候,一辆牛车顺道从马圈里牵了出来。
“走吧!”
“谨遵阿翁之命。”
父子二人依次上车,而后驶向了未央宫。
此时的车厢内,只有父子俩,似是看出了王匡的不安,王莽宽慰道:“你上次已见过朝会的盛况,以后说不得还会经常见到,不用太过担心,熟悉就好了。”
“但今日的朝会,恐怕有些不同,庭议在所难免,无论何人说何事,汝且只需坚守本心,勿为他人气焰所惧。”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别怕,除了任何事,都有老子在后面罩着你。
“诺。”
王匡心态渐渐趋向平和,他知道“黄河移道”这件事,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在王党的运作下,白日或许只是走个过程。
车架上,王匡顺道提了母亲一事,王莽果然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