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上。
王维思虑良久之后,决定答应李白等人的求助,做灭魔联盟的盟主。
来年。
王维率领率领天下高手,一起杀向梁国。
两军对阵,王维帅众人奋力厮杀,可惜败多胜少,损失惨重,武帝狄青为保护百姓,战死沙场,人人称颂。
梁国魔头实力日渐增长,王维等人节节败退。
在即将败退之极,天上落下一座玄黄宝塔,把几位魔头收进了塔中,魔头无法离开宝塔,盟军侥幸获胜。
王维暗施手段,装作上天恩赐,得到了玄黄宝塔的控制权,其后一年,王维用玄黄宝塔把梁国一百单位魔头全部收在其中,天下乃定!
人人感谢上天恩赐,人人称颂王维恩德,宋国民间又多了一些王维的生祠。
天下安定后,在唐国避难的百姓准备回到故土,大唐皇帝李治不愿意失去这些人,派兵阻挠,王维上书劝谏,慑于他的威望,皇帝只好答应他的要求,放任百姓离开。
经过此事,宋国数亿百姓无不感谢王维的恩德。
王维不在意,继续在花果山上当起了山长,教书育人。
此外魔头都在玄黄宝塔之中,尚未消失,这些魔头不停地冲击宝塔,尝试着逃出玄黄宝塔。
王维无奈,把玄黄宝塔放在方丈山上,希望少林高僧们能用佛法化解魔头的煞气。
少林高僧们欣然同意,把度化魔头当作一种功德,他们日夜不停地在玄黄宝塔外念经,慢慢地消磨着魔头的煞气,效果十分显著。
在此期间,赵桓因病去世之后,赵光义继位。
经历过魔头乱宋之后,宋国文道武道力量大衰,皇族实力大涨。
赵光义登位之初,任贤用能,励精图治,开创了一番盛世景象,可好景不长,过了几十年,他修为不成,自己活不了多久,便沉溺声色,奢侈,内惑奸臣,外宠边将,越是有人反对,他越是肆无忌惮地作死。
他无恶不作,惹得宋国民怨沸腾,包拯公孙策等人劝谏,皇帝不听,宋国与鬼族联盟破裂,包拯公孙策等人带领鬼族离开宋国,由明转暗,过了几年,包拯和公孙策飞升天界,据说从天界借道回到了冥界。
没了包拯的辖制,赵光义更加地肆无忌惮,他强征徭役,修筑豪华宫殿,宋国赋税沉重,民不聊生,百姓纷纷逃离过江。
赵光义知道此事之后,大怒,要求大唐沿江各州送还百姓,各州刺史不理会赵光义的命令,装作不知此事。
赵光义怒不可遏,征兵百万,讨伐大唐。
大唐各州起兵抵御,李治认为此时是一统天下的好时机,起兵百万,以李绩、公孙无忌、李君羡等人为大将,抵挡宋国大军。
本以为宋国实力不堪一击,不料宋国中出现一位儒道高手,姓赵名普,他本身只是文王境界,一个普通的皇族。
可他手中拿着儒教至宝半部论语,此宝乃是亚圣孟子炼化而成,一直由儒教保管,儒教中各位大先生相继病亡,儒教衰落,儒教和宝贝都落到了皇族赵普的手中。
赵普懂兵法,手下有武道高手数位,譬如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潘美、杨门虎将等等武帝武王上百位,还有数百位文道高手。
在赵普的带领下,宋军击败了唐军,攻进了荆州。
此次战争,令人惊讶不已,本来大家以为宋国在经历了梁国之乱后,实力回大幅度削减,而大唐安稳地发展了五六十年,实力一定强过宋国,可是最后的结局令人大跌眼镜。
宋军胜利之后,并没有乘胜追击,他们立足于沿江各州,稳扎稳打,数月之间便夺下了大唐三个州郡。
“哈哈,青莲,这就是你当初坚持要帮助的宋国?”
唐军失败之后,李白奉旨前来请求王维入朝,王维是个常胜将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每次他出兵都能带着胜利归来,这一次唐军损失惨重,皇帝希望王维能带领唐军击败宋军。
王维没有理会皇帝的圣旨,反而打趣起了李白,上一次梁国众魔头魔焰滔天数十年间,宋国就沦丧了大半疆域,在梁国的凌厉攻势下,宋国国势如同风中残烛,瞬间便会熄灭。
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李白号召天下各道一起对付魔头,在王维的带领下,顺利地消灭了梁国各位魔头,宋国重新回归平静。
可宋国安稳了没有多久,本来好好的一番局面,就是因为赵光义的问题,宋国首先挑起了战火,向大唐进军,此举虽然遭到了宋国文修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在梁国之事上,大唐有恩于宋国,要是没有王维等人出手,宋国早已经灭亡了,可现在宋国竟然为了一些流民就跟大唐开战,忘恩负义,应该遭人鄙夷,唾弃!
可是赵光义不管,他的想法跟李隆基差不多,他听赵普说,要是能一统天下,成为大陆霸主,可能会得到天界的青睐,或许能成为仙人。
成为仙人就能长生不死,赵光义怎么会不动心呢?所以这次战争是必然要发生的。
现在唐宋开战了,宋国居然战胜了大唐,以前李白等呼吁帮助宋国的人就有些坐蜡了,这好比伊索寓言里农夫与蛇的故事:一农冬日逢一蛇,疑其僵,乃拾之入怀,以己之体暖之。蛇大惊,乃苏,以其本能故,以利齿啮农,竟杀之。农濒死而悔曰:“吾欲行善,然以学浅故,竟害己命,而遭此恶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