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整治,福建路和两浙路辖地内改变很大,除了制作精美的新金银币和纸票,市面上也出现些物美价廉的玻璃制品。
玻璃罐、玻璃镜、玻璃窗等等,虽然很多玻璃货物上还带有明显的气泡,但不妨碍它的使用,至少玻璃镜比铜镜便宜多了。
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和各种商铺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农具商铺里卖上了能帮人更快更便捷收割庄稼的多用途扫帚镰,价格才六角钱一把,农民在农忙时用它可以节省至少三分之二的收割时间,多余的时间随便替别人干点杂活就能把这钱给赚回来。
市面上也出现了一种名为“食品商店”的商铺,里面不但有各式样的西域零嘴儿干果小吃,还可以买到一种用玻璃罐和木盖密封的水果罐头,可以在冬天里吃到夏天时的苹果和橘子。
布坊里的棉布价格降到令人发指的程度,百姓们在最初疯抢的同时甚至怀疑明天是不是这家布铺的掌柜要关门歇业,然而当布铺一直“坚挺”了数月之后,大家已然见怪不怪了。
还有就是大街上随处可见腰挂唐式横刀的年轻人,有的刀鞘精美,有的刀鞘朴实,但年轻人显然把这种文人仗剑的古风重新带回了现在。
百姓们知道大多唐刀都没有开刃,徒俱装饰之美而已。而想要替唐刀开刃是必须要去当地官署里报备,把身牌上的籍贯信息记录在花名册上,还得有各县、镇、乡的警务司里核实后批准才行。
从前官署可以抓违法犯罪之人,当堂审案,现在不行了。得先由警务司抓人,然后初审,再送去每个县城都会有的律法司里重审,百姓们若有兴趣还可以去旁听看戏。那律法司叛案的座位高高在上,就跟官署知县老爷一样威风八面。
只不过张大王治下,虽然违法犯罪的人少了很多,但规矩实在是太多了点。
比如很多百姓还不习惯出门靠右走,若被警务司的巡逻队看到,轻则拉到一旁教训半天,屡教不改者则弄进“囚子”里关三天,什么时候把新汉学里的礼仪篇背会了才放人。这番惩罚对于不识字的大老粗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再比如乱丢垃圾这回事,以前大家都是把污水习惯性地泼在街面上,走路上扔几片果皮、破麻布、几根烂木头的算啥事啊,现在也不准了。被抓到的人先教训,再背礼仪篇,屡教不改者就强拉去扫几天大街,真是丢死个人了。
再如乡镇地段的农家娃娃,很多家庭的孩子不论男女,都被强制性要求去新式学坊里识字。若是父母长辈阻拦,还要被当地育教司派人找上门,若还不听话,则警务司立马出动,把父母长辈抓去劳役几天,什么时候听话了才放回来。
改变的很多,百姓们初始还不习惯,还心有怨言,但渐渐地却发现了好处。
街面整洁干净多了,买报纸听报纸的大老粗多了,识字的孩子们也多了,以前街头的“流氓”“混混”也消失了踪迹。
衙役捕快们,哦现在叫警务巡逻队和警长们买东西都给钱,不像从前那般经常理直气壮地白吃白拿。你要是孝敬他们好处,他们还会反过头来骂你几句想害他丢饭碗,问你存的什么心呐。
总之,一切都在变,但却是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