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呢,大家都认识我,有些人可能知道,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我是隔壁溧阳县的,往上数几辈,咱们可能还沾亲带故的。”
于淇一句话就把这些部落头领给逗乐了,纷纷哈哈哈大笑,也有捧场的表示高攀了云云。
“之前咱们合作的不错,以后我希望咱们能够加深合作,让咱们的关系更紧密起来。”于淇已经把之前承诺的一个人头换一袋盐的悬赏兑现了,所以今天才这么给面子的都来齐了。
“我们都知道于将军你是个讲信用的,要不然我们今天也不会过来了,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就行了,大伙说是不是?”说话的是黄族长这个老熟人,他属于捧场的那一类。
“行,那我就直说了,”于淇便把他的设想一个一个的说给他们听。
想要同化一个民族,必须从肉体跟精神两方面着手,好在于淇有几千年的人类智慧支撑,再加上他在豫章已经实验了一部分,此刻说起来更加完善详实。
首先就是从山越诸部中募兵,于淇承诺会一视同仁,给他们同样的待遇。这些参军的人,肯定是山越族中的青壮,在军队这个大熔炉下,他们会被汉族的同袍逐渐同化,说同样的话、认同样的字、养成同样的生活习惯。然后再由他们去影响部落中的其他人,首先受到影响的肯定是他们自己的家人。
等这些人退役之后,很有可能会成为族中的一个新兴阶层,一个倾向于汉化、倾向于农耕的阶层,而这个阶层,因为其经历、规模,很有可能出现部落的掌权者,到时候这个部落的走向就不言而喻了。
而按照于淇制定的军中制度,当他们战死之后,他们的家庭会由官府抚恤,他们的孩子会由官府统一教育、抚养。一个山越部落一共有多少个家庭?如果说一个部落当中的青壮代表现在,孩子代表未来,那这个部落以后……呵呵。
这是从肉体上同化他们,从精神上于淇则是提出了一个他们根本无法拒绝的提议,于淇会以亭为单位开设学堂,初步教授文化课,以后等师资力量雄厚了,还会开设格物、数算、医药等学科。汉人的孩子上学需交一斗米作为学费,而越人的孩子则可以用十斤肉干来代替。
其实这个设想不单单是为了山越部落而提出的,他们只是捎带的,于淇主要还是要为了拉拢占据大多数人口的汉人平民,让老百姓觉得跟着自己干,日子有奔头,换谁来也不可能比自己更好,老百姓们就会铁了心的支持自己了。
至于其他的诸如发展工商业,加强交流什么的要是在以前被提出来会让这些部落头领欣喜,但是现在跟前两个提议一比,就显得落入下乘了。
于淇几句话的功夫,这些山越部落的头领就觉得自己的境界提高了一个档次,整个人都显得特有逼格。他们已经可以想象自己回到部落中显摆的场景了:我可是为了你们好,可是为了整个部落的未来考虑……啧啧啧。
看着交头接耳、气氛逐渐热烈起来的诸位头领,于淇微笑举杯:“来,让我们为了咱们共同的美好未来,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