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城,大相国寺上空,嘹亮的鹰啼再次响起,一道黑影俯冲而下,直奔方丈室。
那是一只十分神骏的雄鹰。
这种异象并没有引起寺僧的警惕,此鹰不止一次降临,他们早已熟稔。对于佛圣的身份,寺僧们十分好奇。虽然他以方丈的师弟自居,但方丈却总是对他执弟子礼。不得不说,这是奇事一桩。
而且,这老和尚绕世界跑,根本就没有得道高僧应有的安静,更令他们啧啧称奇。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和尚还可以这样当。
大相国寺相当于皇家寺庙,其中的僧侣与普通寺庙的有很大不同。除了必修的功课之外,他们做得最多的便是为皇宫中的那些贵人们诵经祈福。如同朝圣的礼器一般,摆在那里不可挪用。
看不见青山绿水,茅舍农田,唯有那绿瓦红墙,青灯古卷。虽说衣食无忧,却不如苦行世间。
这一切,三苦禅师全部看在眼中,但却没有说什么。于僧侣们而言,这是一种业障,也是很好的修行。若能度过,自然会享无边福报。若是度不过,难免要到红尘中去沉沦。
方丈室外,风鹰落于梧桐枝,两眼直勾勾的盯着佛圣。佛圣仰头叹息,这厮不知跟谁学的,越来越小家子气了。人都说不见兔子不撒鹰,它这是不见丹药不递信。
佛圣自怀中取出一支玉瓶,倒出两颗丹药,托在掌心。青色的丹药散发着奇特的异香,提鼻一闻,心旷神怡,耳聪目明。
风鹰啼叫一声,似箭般射来,一口吞进肚内,才稳稳的落于佛圣肩上。
佛圣定睛一看,见风鹰腿上绑着两个竹筒,不由得微微皱眉。他取出第一封信,乃是杨振所写。目的有二,其一,询问寻找天煞门之事其二,将大理寺正卿于士英的阴谋告知佛圣,并拜请他关注大理寺正卿于士英的动态。
佛圣看罢微微点头,这倒难不住他。毕竟于士英乃是大理寺正卿,在朝堂上也属于位高权重的存在。一旦被责难或者是处罚,都将在京城中引发热议。
佛圣取出第二封信,上面写着四方阁主亲启,没有写落款。字迹十分娟秀,写信之人应该是为女子,佛圣猜测应该是苏绮雪所写。
佛圣见到这封信,彻底犯了难。毕竟四方阁乃是风月场所,而且名动京城。他一个和尚前去送信,终究影响不好。
即使他问心无愧,毫不在乎,但终究太过引人注目。一旦引起有心人的关注,查出四方阁和苏绮雪的关系,恐怕会大做文章。
这封信已经送到他手里,总不能置之不理,终究是要送过去的。但是让谁去送,他必须的考虑清楚。
他把信揣进怀里,离开了大相国寺。他要去街上溜达溜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转。
四方阁,在章华门外,四层楼,还有一片大园子。内有花海碧湖,云台水榭。假山卧石,垂柳长堤。或花海遨游,或泛舟湖上,或云台曼舞,或柳下漫步。
一步一景,引人入胜。
四方阁的姑娘更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加之美艳无双,自然能够招蜂引蝶。
这些姑娘不乏朝堂大佬的座上客,时常过府相叙。
完全可以说,四方阁无孔不入,汇总的信息更是多如牛毛。甚至那位老爷吃了什么菜,用了什么点心,都可以查得到。
佛圣走在街上,看着那些迎来送往的红男绿女们,不由得满脸苦笑。想不到他堂堂佛圣,在有生之年还会到风月场门前转悠,这要是让那两位得知,不知道会说些什么。
又岂是腹黑的老三,估计会挖苦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