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主闻言一愣,还别说,这么一看还真有些意思。
她看了涟漪一眼,问道:“信,是谁送来的?”
“一个小孩子,已经走了。”涟漪答道。
“是这样啊。”阁主点点头,必定是送信人不愿暴露,才找了一个小孩子代为转投。
既然如此,她也就没必要去打听送信之人了。她相信该出现的时候,送信人一定会出现。
“下去吩咐一声,大理寺那边盯紧点,尤其是大理寺正卿于士英。他若有什么行动,第一时间报上来。”
“是,阁主。”涟漪答应一声,转身走了。
……
大相国寺,佛圣回来之后,并没有将风鹰放回。毕竟他在摸清朝廷如何处理于士英之后,他还要及时回信。
对于天煞门的探查,已经有些眉目。并非是找到了他们的总部所在地,而是找到了他们城中的眼线。
佛圣准备先在暗中盯梢,然后顺藤摸瓜。
……
皇宫,珍禽阁。
这珍禽阁并非豢养珍禽异兽,而是鸽房,饲养信鸽之处。
珍禽阁总管太监徐真奉了英宗皇帝亲自打理鸽房,每天与这些鸽子为伍,无论是投食喂水,还是清理粪便,都必须亲力亲为,并不能假手他人。
骤然,一只信鸽落在鸽笼之上,神情有些疲惫,显然是从极远处飞来。
徐真顿时喜出望外,他之所以来到此处,为的便是来自齐平县八品巡道严宸的密信。而今有信鸽来,便意味着他终于可以离开此地,逃离苦海了。
“一定要是事情的信,一定要是齐平的信。”徐真心中祈祷着,小心翼翼取出密信,飞也相似的赶奔御书房。
此时,英宗皇帝一定在那里批示奏折。
徐真将密信呈给英宗皇帝,心里七上八下。如果不是齐平的信,他还要回去苦哈哈的等着。
英宗皇帝看完密信,双眉顿时拧成个疙瘩。他不明白于士英和杨振之间究竟有什么宿仇,以致于士英三番五次的想要祸害杨振。
如果说这一次是因为宣武司,那还说得过去。那第一次呢?第一次是杨振从西夏赶回,于士英便说杨振私自出境,要求深究。
陡然,英宗皇帝双眼一亮。
莫非……这于士英和西夏之间有什么猫腻?对付杨振是因为担心他掌握了证据,从而对他不利。
这是一种解释,也是唯一的解释。
看来,想要彻底弄清楚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只能派人暗中调查。
“徐真,你先退下吧,鸽房那边你就不用继续打扫了。”
眼瞅着徐真走了,他便压低声音,附在赵巽耳边小声道:“你秘密去见布衣神探,让他如此这般行事!”
赵巽闻言点点头,看起来,陛下对于大理寺正卿于士英的耐心到头了。
既然要秘密去见,自然要费些周折。毕竟他赵巽乃是内侍令,不知有多少眼睛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